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师传奇 > 第五十三章 小院深巷 下

第五十三章 小院深巷 下(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最新全本:、、、、、、、、、、

以上十二律管再配合七音阶(平常所说“五音”的宫商角徵羽及变徵变宫两个变音):

宫=(简谱1)(古名:上)

商=2(尺)

角=3(工)

变徵=#3(凡)

太簇=D

夹钟=#D或降E

姑洗(显音)=E

中吕=F

蕤宾=#F或D

徵=5(六)

羽=6(五)

变(闰)宫=#6(乙)

互相(旋宫)亦是以某一律管为宫声依次而推,共可得八十四调。但这已超出人类耳朵的极限。故到了唐代只剩苏歧婆的二十八调。又到至今的南北曲其通行的只剩下六宫十二调。六宫为:仙吕、南吕、黄钟、中吕、正宫、道宫。十二调为:羽调、大石、小石、般涉、商角、高平、揭指、商调、角调、越调、双调、宫调。其中常用的宫调仅仙吕、南吕、黄钟、中吕、正宫、大石、商调、越调、双调九种,即是所谓的“九宫”。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按元人芝庵《唱论》所分述十七宫调声情,有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唱感叹伤悲等等。上章末处霓裳阁中歌姬所唱词曲均按此推演,故而有上方雅臣“双调不失其健捷激袅特色”的评语。

钟无射和吕蕤宾,是霓裳阁两个歌姬的名字。“无射”为阳韵第六,“射”发音为“亦”,“蕤宾”为阳韵第四,“蕤”音如“瑞”。钟、吕分别为阳韵阴韵之首,作为姓氏与两音配合,形成姓名以符合两人乐坊歌姬的身份。至于两人具体的故事,大约会在第四卷前半部分详细展开。敬请关注。

林钟=G

夷则=#G或降A

南吕=A

无射=#A或降B

应钟=B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