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 第004章 帝识英才点魁星

第004章 帝识英才点魁星(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那是个季节刚进入春夏之交,气温乍暖还寒的某日晚间,贴身丫头晓鸽在府内浴房服侍三小姐如玉洗澡,在帮其脱衣时,突然惊呼道:“啊呀天哪!您倒是新三小姐还是老三小姐?”

“你这死丫头!跟了本小姐凭长时间,怎么到如今还认不准俺的身份?”如玉不满地喝斥道,“俺自然是新三小姐如玉嘛!你们那老三小姐,不是那年元宵节夜观灯时被奶妈带丢了吗?还净问些不着边际的鬼话。”晓鸽当然知道面前服侍的是新三小姐如玉;但她心中的疑问却怎么也挥之不去:面前这位新三小姐,既然是王爷和夫人新收的别姓义女,这说明原同王府根本没什么血缘关系;但这新三姐不仅同刚逝去的二小姐如珠,长相那么相似;且她还同逝去的二小姐一样,脖子里系着个吉祥物玉佛。这将如何解释?

凤鸽自被买来王府当上使女后就曾听人讲起,原来二、三小姐本为双胞胎,老三小姐如玉仅比二小姐晚生两个时辰。当年杨氏夫人怀这双胞胎姐妹时,正赶上王爷府遭劫难时。那次定国王徐迟因同秉笔太监魏忠贤为戎边事意见不合,暗中遭对方阴谋参奏,被当今天启皇帝,罢了兵部尚书削了兵权。杨氏夫人因受惊扰造成难产;双胞胎女儿身体虚弱,王爷夫人为保爱女康健去寺院拜佛,请来两尊玉佛给双胞胎女儿披戴,以去祸免灾。谁知灾星最终仍未躲过;先是三女如玉六岁时,那年正月十五元宵夜,奶妈领其街上观灯时不慎丢失;嗣后二女如珠又于三年前患怪病夭折。看来佛亦未保俩小女去祸免灾。长时以来这倒成了王爷夫人一块心病;既往日不仅自己多方打听身戴玉佛,腰长黑记的青年女子;亦交待丫头仆役们多方留意。这才叫“踏破铁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哩!既往为找到脖挂玉佛,腰有黑记的同龄女子,凤鸽和其他使女姊妹们可没少下功夫,但始终没有收获;没料今晚竟在无意之间,却有重大发现:新三小姐不仅脖子上挂有玉佛,且腰间更有黑记,结合本人长相同逝去的二小姐颇似;一切迹象表明:眼前这位三年前王爷夫妇,发善心所收养的这个义女,却正是十几年前那个元宵节晚,被奶妈领丢的三小姐如玉!既想到此,凤鸽一阵兴奋激动,一时间竟不管不顾正洗澡的新三姐,当即起身去报告夫人。

(18)

得到报告的杨氏夫人,当然比谁都兴奋激动。走失的女儿去而复得,这真是上苍对徐府世代积福行善的回报;如果当初不发善心,将因被继母虐待被逼逃婚,无家可归的平民女收为义女的话,今生今世父母亲女,亦不可能重新相聚。而因热恋此女,两儿将要火拼反目的危机,随着亲妹的相认,亦将化险为夷。当然,接下来的事,为最后确切证实此义女正是十几年前元宵夜丢失的亲女,让当事者两儿一女口服心服;杨氏夫人不仅重新验证了如玉身挂玉佛和腰间胎记;还让众子女来一个郑重的“滴血认亲”;当最终完全证实后,包括世文世武兄弟在内,全家人皆大欢喜。

徐珏(如玉)进了国子监后,真可谓如鱼得水,一帆风顺;由于在家时经名师辅导指点,已打下了坚实基础;再加上她原本悟性高,领会的快,一点便通;又不似同窗的其他官宦子弟样,整天中悠则游哉贪玩成性;她则由于学习目的明确,所以分外勤奋用功进步很快。进学后第一年,便融会贯通了《国策》《左传》《论语》《诗经》等基础课程;次年便基本掌握了写诗作文技巧;到了第三年肆业前夕,并已能撰写出上水平的“策论”。

(17)

这期间伴随着学业进步,她同义兄世武间的个人感情亦在继续升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短短三年的国子监求学时间,才女徐珏(如玉)既收获了知识,亦收获了爱情。而此期间长兄世文正在几千里外的辽东戎边;火热的战事使他无暇顾及个人感情。如果说当初如玉同大哥世文,“因武结缘”被知情者赞为,“英雄美人”完美组合的话,那么今天的她同二哥世武热恋,则堪称为“才子佳人”理想搭配。但那毕竟是个封建意识浓厚的保守社会,男女间正常接触,尚要遭受“男女授受不亲”封建礼教棍棒打压,又何况是此女先爱长兄,再爱次兄移情别恋呢?如玉同世武恋情的秘密,在学校和本府暴光后,当即便引起府内外舆论的哗然。可是,人在被逼无奈,没有退路时,往往会下决心孤注一掷的。于是,这晚如玉顶住压力,再次造访世武的卧房。

“啊呀我的小妹,你好大胆!咋又突然不期而至了?”但当舆论掀起后,一直在担心如玉安危的世武,猛一看到心上人突兀出现在面前,在激动欣喜之余,仍不无吃惊道,“你没看现在啥形势?我俩之事在府内外已被众目睽睽,在此舆论压力和‘男女授受不亲’封建意识包围下,一些人恨不得我们被非议的口水淹死。咱尽力回避尚来不及;你咋还敢明目张胆来找俺哩?难道你就不怕------”

“怕?怕什么!哼,不就是府内外一小股闲言碎语吗?难道为怕牯牯叫就不种荘稼了?”如玉大咧咧地问,“二哥我问你:你发自内心说,究竟爱不爱俺?”

解除恋爱风波的事掀过去一页后,随即便是徐珏(如玉)国子监肆业考试。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认真选拔维护自己统治的人才,出于从政专业需要,无论国子监或数年一度的开科取士,除象征性考评一下其他科目外,重点是考察“策论”水平;亦像现今高校毕业生的论文答辩。但无论是皇帝统治的封建王朝,抑或是党派主政的资产阶级社会,却都带有显著“阶级特色”,在培养接班人或选拔治国人才上,均讲“门阀观念”。国子监既开明宗义为“教育五品以上官僚子弟的贵族学校”,其肆业生自较他校学生享有更多特权。首先是无须再参加科考,便可有皇帝或其委派的钦差大臣,从本届肆业的贡监生中,择其成绩优异者或特殊人才,经过“殿试”直接拔为进士,忝入官僚行列。

有鉴于此,有着王府“公子”身份的徐珏(如玉),便为肆业后从政走了捷径。很快地,三天后其他科目考察宣告结束,便正式进入“论文答辩”——每位考生宣讲自己撰写的“策论”;由皇上钦派的评委进行当场评点或提出相关问题,再由考生针对所提问题进行答辩。往年的国子监肆业生“策论答辩”,大多由天启皇帝亲临评点;今年因皇帝龙体欠安,便下旨钦派御弟信亲王代为评点选才。“策论答辩”现场设在国子监礼堂。会场布置得落落大气且庄重肃穆。礼堂讲台上方悬挂横幅会标,“大明天启五年本届国子监肆业生论文答辩现场”,一行楷书大字十分醒目。讲台正前方设一桌子,为论文宣讲者讲台。台下观众席第一排便是评讲官座席。每张桌上设一写有评点官衔名讳的铜牌。正中一铜牌上书“钦差信亲王主官席”;主官席左侧为吏部侍郎李元戎副主官席;右侧为户部侍郎黄廷盛副主官席。在两位副主官一侧,分别是:书记官和监察官席。在评点席后,一排排坐着全体国子监学生。当日上午八点,“贡、监生肆业论文答辩会”正式开始,朝廷上主管教育的户部主事,步上讲台朗声宣布道:“大明天启五年,北京国子监本届肆业贡监生,论文答辩会现在开始,首先让我代表户部和‘评委会’,宣布本次答辩会论文评点主官,副主官。当今皇上钦点信亲王殿下,为国子监本届肆业监生贡生论文评点主官;吏部侍郎李元戎大人,礼部主事黄廷盛,也就是下官,为本次论文评点副主官。现在贡监生论文宣讲和评点开始。第一位宣讲者------”此时,坐在评点席后几排的众贡监生们,一个个情绪复杂地坐等叫自己名字。多数人都处于临战状态,情绪紧张,心中忐忑:有人“临时抱佛脚”,临场前还在交头接耳,向同伴讨教宣讲“秘诀”;亦有人在“临阵磨枪”,登台前还在心急火燎默读论文------但坐第一排的徐珏,却似乎置身事外,端坐席位气平神定,目不转睛盯视台上------

而此时端坐在评委席中间座位,主持论文评点的主官信亲王朱由检,虽一直关注于讲台上,但时时不是蹙眉便是叹气,似对本届肆业贡监生的素质水平深感失望;还不时对座侧的两位副主评官交换一下不满的目光。他心里在想:堂堂大明朝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看这都培养的什么人才呀?且莫说用到从政实践了,仅看这“策论”文章,不是泛泛而论空洞无物,便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策论”是体现一个从政者政治思路;若将此用在治国安邦实践,又咋能促进国富民强?

正当此时,座侧负责记录的的书记官,又站起叫到下一个贡生的名字:徐珏。才开始朱由检并未在意刚登台宣读论文的贡生,仍眯斜着双眼慵懒的听去。因在他的潜意识中,前边宣讲的十几位都尚未发现一个可造之才;现时这位女子般文静婴弱贡生,大概亦不会出啥新意。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当初仅听此文章标题用词,就足够大胆狂妄的!在场人谁都清楚,目下大明朝虽为天启帝执政,但因他本无意掌权用政,又加上龙体一直欠安;事实上朝政一直被魏忠贤及其党羽把持着。魏党由其特务机关撑腰,对持异意者无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所以一直以来,朝野上下均都敢怒而不敢言。彼为谁家后生,竟敢如此大胆?在此公众场合,且又是国子监学生肆业论文答辩现场,敢于对现政发难,持不同意见?他特意静听现场,确从各处传出惊呀和窃窃私议声------□

但此刻的信亲王朱由检,不禁在心中赞叹暗喜:这才是“踏破铁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呢!体察当今皇兄圣意,极有可能在他有日殡天后,让自己接班“入继大统”。此次皇兄有意钦点自己,主持国子监贡监生肆业论文点评,就有着让自己亲手选拔协政人才的深意嘛!原前自己还一直在发愁真才难遇哩,想不到上苍迅即便将真正人才送自己面前了!这儒雅贡生胆略思路固然大胆超群,;但他所揭现政时弊是否稳准?析其危害是否中肯?除弊兴利措施是否有力?这均还须听其行文陈述。于是,原本在座席半仰着身子的信亲王,当即便坐直了身子;并全神贯注于讲台。直听那徐姓贡生气喏神定、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且声调朗朗、层次分明地,“一、二、三、四------输入章节内容

“这还用问吗?一直以来俺对您的态度,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世武果断回答道,“自三年前你求俺帮教写诗作文那时起,你的形象就深深刻在俺心里了。你是知道的,俺生来一副读书人的傲骨,一般人很难看进眼里。成年后父母亦不断为俺牵线搭桥;介绍的自然都是官宦千金,却没一个让俺中意。经这三年国子监同窗,彼此间每天耳鬓斯磨,在俺心中早把你视作了心上人。”

“既如此仁兄还怕什么?”如玉不解地问,“那小小一些闲言碎语,不过是少数人‘吃不上葡萄反觉是酸的’心理,抑或是个别人吃饱了撑的。难不成还能隔阻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不。我倒不是害怕那些闲言碎语;更非担心所谓的舆论压力。”世武认真解释道,“我是忧愁万一此事传到父母耳里,让老人旷为我们受到社会非议。尤其不能传到辽东边防,正全力御敌的父王耳里,影响了戎边大事更了不的。要知道我们所处的、毕竟是个讲求‘礼义廉耻’的封建社会;为官者都很注重社会声誉;若让父母为咱受非议,在当今皇上倡导‘以孝治天下’的今天,我们的内心会更加不安的。”

“如此说仁兄为行孝心,就宁肯牺牲我们得来不易的爱情了?”如玉气恼得咄咄逼人问道,“哼,好一个封建礼教的孝子贤孙!,算俺徐如玉看错人了。告辞!”边说边欲气恼的甩手而去,却被世武慌忙上前双手拉住解释道:“我那好妹妹,稍安勿燥,稍安勿燥!俺刚才那样说并非是欲牺牲我们得来不易之爱情。若那样的话无疑于摘去俺的心肝。俺是说在当前内外部舆论高峰期内,为妥善起见,咱不如先避其风头,暂时蛰伏,等待时机。”

可是,尚未等到世武所盼“最佳时机”的到来,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世上任何事,都没有不透风的墙。义妹如玉移情别恋,“同窗”三年中又爱上二弟世武的消息,终于穿过千山万水传到长兄世文耳里。消息是世文原贴身丫头凤菊,通过喂养的信鸽“鸿雁传书”传来的,并提前设计好,谎报夫人身体不适,想让他父子二人归省;大将军“戎边重任”在肩,自然脱不开身,只好委托任副将的儿子世文代为归省;如此正中心急火燎世文下怀;头天接信,次天被父帅批准,第三天便骑快马返京。听说世文请假即归,十之**是要同其弟一争“女友”;包括夫人杨氏及大小姐如珍在内的阖府上下人等,都为此暗暗捏着一把汗。从皇儿王子为争权位,到平民百姓后代为争家产;有史以来发生了多少兄弟开战相残故事?徐府弟兄原本有好的家教,兄弟相处从来团结和谐;想不到今日却为争一女子,竟要剑拔弩张,甚至反目成仇?这不能不让仇者快亲者痛。正当其母杨氏夫人对此忧心忡忡,一筹莫展,拿不定主意,该不该派管家立去辽东边防,如实报告丈夫徐迟,讨个恰当处理兄弟矛盾的主意时,又突兀间发生的一件“秘事真相”大白,却似石破天惊!一时间阖府上下男女人等,不仅原思想上一直绷紧的弦当即放松,且更意外欣喜激动。自然做为当事者的世文世武兄弟,和他们共同热恋的对像如玉等三人,却是喜忧参半,还另多那么点遗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