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小年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小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她买了一斤柿饼,刚进百花胡同,就被人叫住。

“黛玉!”

居委会大妈从斜侧跑过来,乐呵呵问:“出去玩了?”

“嗯,买了点柿饼,您尝尝?”

“这大冷天的,我牙可受不了,给我个油饼我还能啃两口……”

“趣味性和分镜差了些,不过电视广告跟平面不同,你第一次独立创作,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好了。”

“有精力的再完善一下,那边要的急,春节过后就想拍摄。”

“别勉强,这样也可以了。”

傍晚,陈小旭从教授家里出来,把厚厚一摞画稿塞进书包。

学校已放了寒假,她还有的忙。教授真给联系了一家洗衣粉厂,乡镇企业,说花俩钱打一广告,又不舍得找大公司做,便跑到学校求助,觉着便宜。

当时的背景是,由于第五代崛起,拍了很多实验性的艺术片,结果没人看,慢慢中影就不发行了。

像田壮壮的《鼓书艺人》,拷贝不超过10个。李小珑的《鼓楼情话》,零拷贝。

艺术片卖不出去,各制片厂便大规模创作娱乐片。什么《智斗美女蛇》、《无敌鸳鸯腿》、《东陵大盗》,粗制滥造,但有人看。

电影界的人称之为“娱乐片大潮”。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本次会议召开。领导部门分成两个阵营,唇枪舌战,后来从“艺术片还是娱乐片”,演变成了“主旋律还是娱乐片”。

一向如此,某些人极不重视头脑价值,“哎,你学设计的,帮我整个LOGO呗。”

都这种。

别的学生从零开始学理论,小旭反过来,她以前有很多类似广告的经验,甚至完成了一次北海时装秀,等于从实践开始学理论。

速度非常快,经常吃小灶。

她顶着寒风骑车回家,路上熙熙攘攘。今儿小年了,春节气氛浓厚,商场门口都支起摊子,摆着一些散糖、干果、柿饼之类。

主旋律赢了。

这个结果,导致今后十几年间,国家都在大力扶持主旋律电影,以至于观影人数直线跳水。

从1979年最高峰的293亿,下降到1991年的144亿,再到1992年的105亿。国营电影院也迅速凋敝。

都是后话,暂不细讲。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