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六十章 新生活新气象

第二百六十章 新生活新气象(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许非刚进门,里头有人喊:“欢迎光临,洗澡么?”

“嗯。”

“搓澡、修脚、拔罐、推拿、刮脸……”

对方巴拉巴拉说了一遍,许非选了搓澡、修脚,然后接过三个牌。一个光牌,一个写着“手”,一个写着“脚”。

往里走,见一排柜子,边上依然有竹筐——这是人多时备用的。

许非骑着车子,车筐里放着干净的内衣裤,顺着大街往北走。

百花胡同附近的澡堂不少,近点的有新街口浴池,稍远的有西四浴池。他通常去西四,设施好一点,但今天懒得跑,就去了新街口。

中国人爱洗澡,老北京更甚。

近代澡堂业的创始者是保府人,始于光绪年,除洗浴之外,还兼营茶水、理发、修脚、治脚气等。

起初只招待男客,设备简陋,没柜子,只有竹筐存放衣服。筐口系着竹牌,标明号码。

他脱吧脱吧进浴间,还不错,三个大池子,数个淋浴头。人挺多,等了一会才抢到喷头。

热水喷洒,包拢全身,就叫一舒服。一米八的个子修长匀称,水珠顺着肌肉往下淌,那感觉,跟大卫一样。

许非简单冲了冲,关了水,忽觉不对劲。

他抹了把脸,发现左右各有一男的,正直勾勾盯着自己,的身体。而同他眼神一碰,连忙扭过头去。

客人还不得久待,否则掌柜的就要喊:“洗的洗,晾的晾,不洗不晾穿衣裳,洗澡别打盹儿,摔了腰和腿,买张膏药贴,洗澡不够本儿。”

解放前,京城最好的澡堂叫东升平,南靠八大胡同,北连前门火车站,西是琉璃厂,东是大栅栏,真正黄金地段。

相当于民国时的夜总会,三教九流都有,不少人夜以继日,一混就十天半月。

建国之后,不正经的澡堂取缔了。单位通常每月发几张澡票当福利,京城几百万人口,只有几百家澡堂子,人挤得跟水鸭子似的。

新街口浴池是片平房,只牌子竖的老高,门口停着不少自行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