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武行

第二百一十八章 武行(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许非仍在继续,问:“《少林寺》几位肯定都看过吧,觉得里面的动作设计怎么样?”

“……”

问题有些敏感,几人对视一眼,徐晓明开口道:“非常优秀,风格传统,有些像邵氏的武侠片,比较写实一点。”

袁祥仁很愉快,对方懂,问的全在点上,“拍一部武打片很复杂,所以我们武行需要的人手非常多。

比如你跟头翻的好,那好,要你了,你就负责翻跟头,终归有你一个镜头。比如你吊威亚是一绝……”

“威亚就是吊钢丝,《西游记》飞来飞去那些,都是吊钢丝。”许非跟下面解释了一句。

“对,你飞起来的动作比别人漂亮,那你就负责吊威亚。你皮糙肉厚,那好,你就负责挨打。或者你瘦,身材小,那也要,你可以做女明星的替身……”

“安仔就做过啦,你看他眉清目秀,长的就像。”徐晓明拍了拍林迪安。

他转向袁祥仁,笑道:“袁老师您好,据我所知,香港电影武行应该始于您的父亲袁小田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一讲?”

“呃,好。”

袁祥仁刚才也懵,现在才找回正路,他口音带点粤语味,但比徐晓明标准。

“说始于不敢当,不过我父亲确实是最早一批做武行的。他是京城人,最初唱京剧,三十年代的时候应薛觉先先生邀请,到粤剧里做武生,后来又到了香港。

香港早期的电影非常戏曲化,基本是粤剧的翻版,我父亲自然就进了电影行。做替身,做演员,也担任动作设计。

“我父亲也做过啊!”袁祥仁笑道

“那我肯定不行,我这身材的当不了女明星。”于荣光道。

“哈哈哈!”

台上台下一乐,气氛瞬间松弛,谈兴也起来了。

观众恍然大悟,寇占闻两眼放光,原来这就叫武行!

后来越来越多的武人和伶人进入香港,带来不同的风格,有南派功夫和北派功夫。因为功夫片很受欢迎,拍的越来越多,这些人也有了用武之地。

起初很不规范,我记得好像是64年,王天林有部片《铁臂金刚》,我父亲自己带着班底进组,那是香港第一个武行班底。

从此以后,就慢慢成了一个特有行当,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有成家班、洪家班、刘家班,还有我们袁家班。”

“就是说,武行脱胎于戏曲。武术指导可能是一个人,但行当却像以前的戏班子一样,有唱花脸,有唱老生,有唱丑角,各司其职。”

“对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