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 第257章 一代奸雄曹操回京

第257章 一代奸雄曹操回京(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恐怕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会选择宦官中,最具权柄的中常侍张让,把他的府邸可谓是闹得天翻地覆,如果不是他的爷爷曹腾,张让恐怕不会放过他!

但还,还远远不够分量,毕竟张让没有什么损失。

所以,曹操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曹操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那就是他出任洛阳北部尉!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不过,即便是曹家在如何的发展壮大,终究还是有着宦官之后的标签,曹操也深受身份之苦,尤其是他在上太学期间!

那时候,正是党锢之祸爆发之时,众所周知,偌大的太学完全就是世家大族的大本营,曹操有着赘阉遗丑的标签,自然受到众多太学生的孤立!

再这样的背景下,曹操想要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不过随着乔玄的出现,曹操终于有了转机。

乔玄在当时,已为三公,属于朝野重臣,他非常看重曹操,认为他有命世之才,不过桥玄“性刚急无大体”,历来素誉不高,他的话对曹操的帮助不大!

所以,乔玄便建议曹操,前去汝南之地见许劭许子将,不过许劭却看不上他,屡次将他拒之门外。

而曹操的父亲曹嵩,那时候虽然还没有成为曹腾的养子,但因为和曹腾出自同族,也是受到了士人的排挤。

所以,曹嵩是是极力于向士人靠拢。

功夫不负有心人,曹嵩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

他二十二岁时,被敦煌太守赵咨举为孝廉,任荥阳令,当时,赵咨为官清廉,曹嵩深佩其为人,又感其知遇之恩。

所以,在赵咨官拜东海相,从敦煌赴任东海时途径荥阳,曹嵩为谢其举荐夹道相迎,谁料赵咨竟视而不见。

最后,还是没有办法,给出曹操一个“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

对于这句话,很多人只能看到表面上的意义,不过这不影响曹操出名,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终于可以接近一个人,那就是非“海内闻名”不得相见的袁绍。

进入袁本初圈子后,曹操认识的人可都是命人,哪一个在世上也是鼎鼎大名,可以想象,他拥有了何等的人际资源。

不过,王羽本人就是世家子弟出身,因为他很清楚,想要以外人的身份,融入一个刚刚踏入的交友圈子,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就拿曹操来说,不论他再有名气,阉宦之后的标签,依然还标在他的身上,他如果想要被他袁绍等人认可,必要与宦官划清界限,也就是所谓的投名状!

面对恩公的冷遇,曹嵩并不羞恼,反而对旁人说:“赵咨大人海内人望,今过我界却避而不见,外面的人若知,一定会耻笑我待慢恩人!”

为了拜谢赵咨,曹嵩直接弃印绶,一直追至东海地界,赵咨也因此深为感动,停车相见,并对曹嵩说:“曹大人如此重情重义,真非常人也。”

曹嵩虽然因为追赵咨,而丢掉了荥阳令,但也正是如此,他得到曹腾的亲暧,以义子的名义,世袭了费亭侯的爵位。

依靠曹腾的关系网,加上得体的待人处世,在汉桓帝末年,曹嵩就已官拜司隶校尉。

到了汉灵帝即位,又升任大司农、大鸿胪,先后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在此期间,他大肆懒财,才让曹家越来越发展壮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