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盗墓小兵 > 第六章蝎子的手枪

第六章蝎子的手枪(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们一直顺着路走到头,竟然来到了一个黑乎乎的小山洞。山洞很小,只有两米见方,我们三个都有点站不开。我用手电照了下,地上有脚印,如此看来,蝎子也到了这里。我们顺着脚印往里走,又发现一个更小的山洞,这里只能爬着一个人进去。一看这个山洞就是人工开凿的,应该是人工加工出来的,看来再往前走不了多远应该到我们的目的地了。

通道口比较小,上去才发现那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洞穴,只是被人稍加修整。看起来好像是古代的泉水冲刷而成,也许由于泉水干涸,通道才暴露出来。通道高的地方有一人多高,低的地方只能匍匐爬行。进去后,通道有些闷人,有些地方稍微抬头都会碰到脑袋。毛驴打头阵,我殿后,三个人缓慢前行。我正在走着,突然就碰到了水壶的背包。

“怎么了,怎么不走了?”我喊道。

“前面有东西,我们看看。”前面传来了毛驴的声音。等了一下,水壶动了,我跟着爬过去。看到毛驴竟然正站在一个大的洞里。原来这里竟然形成了一个钟乳洞。洞内有千千百百的钟乳石,不过洞内空间不是很大,看来这里充其量不过是被一条小溪流冲刷过。关于钟乳洞的形成,我查阅过相关资料,大致如下。

钟乳洞的形成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里的氢氧化钙起化学变化,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这时再加入二氧化碳又使大理石(碳酸钙)在水中变成可溶的碳酸氢钙了。这就是钟乳石产生的原因。因地下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这种水溶解石灰石,生成了碳酸氢钙,溶解在水里,随着地下水的不断流失,最后就形成一个大的钟乳石洞。在这同时,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像一个精巧的工匠那样,把岩洞雕刻成千奇百怪,令人叫绝的形状。另外,富含有碳酸氢钙的液滴从溶洞上滴下时,在适当的温度下,还会重新变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滴到岩洞下面向上堆积起来的,就成石笋;当钟乳石和石笋结成一体就成石柱,这样的石柱在某个洞穴群聚时,这个洞穴称为钟乳洞。

这个石洞的钟乳石千奇百怪,各式各样。虽然洞并不大,但石钟乳千姿百态:有的像定海神针;有的像彩虹;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小猴在玩耍,有的像兔子在吃草,还有的像老虎在吼叫,真是应有尽有……。

盗墓小兵

第六章蝎子的手枪

“那么,这通道只能是在洞顶”水壶说完就拿手电往洞顶照去。我也随着打开手电寻找,但是转了一圈,竟然什么也没发现。不过毛驴似乎发现了什么,“你们看这里,是不是与别的地方不一样”毛驴用手电指着一个地方说道。我们看到他指的地方,发现那里有点黑乎乎的,那个地方距离洞底有一米八左右,比我们身高高了点,所以我们刚才也没看到,现在仔细去看,那里好像是一个小洞口,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个洞口有一块儿石头凸了出来,不仔细去看看,根本看不到。

“水壶,你蹲下,我踩你肩膀上去看看。”水壶蹲下,毛驴踩着他的肩膀上去了。毛驴亮着手电,往洞里照去。“娘的,三儿,还真是个山洞,不过这洞可不大啊,要他娘的老子以前的体格还进不去呢”毛驴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你小子别他娘的臭得瑟了,赶紧下来,咱们商量下,怎么进去,这么多东西,可不怎么好弄”我说道。

“我说三儿,你还有闲情逸致看这些破石头啊?赶紧走了”毛驴说道。”然而,前行了不到五十米,我们发现了一件东西——蝎子的手枪。毛驴说这是蝎子的手枪无疑,你看,和我们的一模一样。说明蝎子也就在前面不远了。

“蝎子别遇到什么危险了吧”我不无担心的道。

“你小子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要是蝎子有危险,你小子在这里面就别活了。”毛驴一脸戏谑的说道。

我刚想反驳他,又一想也是,就蝎子那身手,绝对一顶一的高手。“那你说他怎么了,一个人他娘的跑这么远的道,屁都不放一个。害的我们这样找他。”我想到跑了这么远的道,一点蝎子的消息都没有,也不知道他小子是死是活,要是我们找到他,变成了一堆臭肉,那这次跑这么远来这里,我们恐怕得打道回府。恐怕这次的探险也得无功而返,主要的是,要是蝎子真的挂了,我们的探险之旅就此断绝了。

“蝎子的手枪在这里,说明他顺着这条路进去了。走吧,我们顺着这里进去,应该不会错。”水壶说道。我们接着往前走。然而,不知道怎么的,越接近真相我越是惶恐不安,真怕蝎子的小命丢了。但是,到底怎么回事,他竟然自己进去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大半夜的跑到了这里。

“你小子说的也是,这个山洞我分析啊。有可能是直通我们要找的那个墓穴。看这阵势,这是那些工匠弄出来逃命用的。”毛驴说道

古代皇帝在位期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建陵墓。皇帝死后,也要同生前一样住的气派豪华奢侈,各种陪葬品更是如同生前一样,陪葬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这时候皇帝就面临一个问题,陵墓里面这么多的宝贝肯定会被人盗走,而能够知道陵墓地宫入口的,基本上都是参与修建陵墓的工匠们,皇帝真的会杀死这些工匠们来防止陵墓被盗吗回答是肯定的。

中国的皇帝甚至王公大臣墓穴,尤其是早一点,几乎都会有殉葬的人。一般来说,除了皇帝舍不得的妃嫔,接下来,就是那些挖墓穴,造墓穴的工匠了。用人殉葬,应该是从奴隶社会传下来的旧习俗。远古时代,奴隶被看成是私有物品,可以按主人的意愿随意处置。甚至到了唐宋时期,还有以人为殉的墓葬。尤其是皇家墓葬,为了保持皇家墓葬的安全,修筑墓葬的工匠,一般都被作为殉葬者。而这些工匠,也大多数是绝顶聪明的人,为了自己的性命,只好在修建墓穴时,能在竭尽所能的条件下,预先修造自己的逃生通道。而这也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逃出来,大多数的人还是做了皇帝的陪葬品。当然也有机缘巧合的情况,比如上天可怜,可能形成了一条天然形成的通道,从而可以逃生。

用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秦汉以后就很少有人殉葬了。到了辽代,人殉之风死灰复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平甚至强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此后,金,元,明初都有殉葬制度,直到明英宗时期结束了殉葬制度,后清初,殉葬制度再次重现,又到了康熙时再次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殉葬制度,殉葬制度虽被废除,但各种实际的自愿或强迫的殉葬还是存在。直至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地区还有买童男童女殉葬的事情。如《赤峰日报》记者就报道了1943年,敖汉旗旗长道卜丹死后,下属为其先后购买四个小童准备殉葬未果之事。殉葬在其它国家的古代也是存在的。

通过这条通道,我们也大致知道,这个墓穴,应该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大墓穴了,起码是王者之墓,我们三个不仅为之振奋。然而,大墓穴也会伴随着大风险,进去之后,我们也要万分小心。我们把装备略微整理,就爬进了上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