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我的导游生涯 > 123 三接境外团(六)

123 三接境外团(六)(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们的车速越来越慢,我们又问了当地人,才从一条小路开到了宋氏祖居。

那是再普通不过的海南平常人家的农村瓦房,面积也不大,此时由宋家的亲戚,也就是宋庆龄的堂弟看管,老人80多岁,还依然耳聪目明,老人姓韩,是宋家真正的本家。

这里实在没啥看头,门票5块(现在30),我们转了转,无非就是198平米,由2间正屋、2间横屋、2间门楼和院墙组成,有不少图文资料,客人们也不爱看。

与在座有些朋友的祖先不同,你们的祖先下南洋,宋家的父亲去的是美国,其实他也不姓宋,姓韩,叫韩致准,少年时到美国后投靠他的舅舅,成为舅舅的养子,由于他舅舅没儿子,便将他过继给自己,姓也改成宋,叫宋耀如,所以宋家的姓,就是这样来的。

宋耀如一生到处漂泊,9岁就下南洋,在印尼爪哇当童工,12岁到美国,后随养父去了古巴,回美国后不甘平淡,16岁离家出走到船上打工,后来进入神学院学习,成为一名传教士,又回到中国。

他受孙中山影响比较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后来他在中国经商赚了大钱,大部分都用来支持革命,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他去世比较早,1918年54岁就去世了。他去世后,他的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开始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成为中国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大女儿宋霭龄嫁给当时中国最富有的人孔祥熙;二女儿宋庆龄嫁给中国第一位大总统孙中山;三女儿宋美龄嫁给后来中国的最高领导、统治中国二十多年的蒋介石;大儿子宋子文当过财政部长、外交部长,最后是行政院长,也就是中国的总理;二儿子宋子良是中国建设银行行长;三儿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

我的导游生涯

123三接境外团(六)

两边景色虽好,可路实在太差,不断的有大坑,车猛颠了几次,老姚心疼的直破口大骂:“什么鬼地方都来,什么几巴烂路,他妈的。”他也不顾车里好些客人会听海南话,我听了脸上也有点挂不住,心里很是难堪。

文昌的乡村路以土路为主,裸露在外全是黄土或红土,我看了暗暗感叹,怪不得文昌人要往外跑,天灾不算,就这样的土地,能有多少良田,能种啥?

老姚还在说:“那么多华侨,只知道拿钱回来搞墓,也不懂得修条好点的路。”我们这车司机说的废话太多,可这句还算实在,当年文昌的乡村路在全省也算比较差的,确实有愧于侨乡之名,华侨们更看重小家,他们把祖坟修得那叫阔气,有些祖坟竟比活人的宅邸还要大气辉煌,这也是海南一怪

这可以说是从文昌走出的最显赫、最成功的家族了。

但这个家族的出身,也就是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昌洒镇古路园村,你们看到了,路那么远,那么难走,但环境很好,就是说风水不错,聚气,又靠东边,紫气东来,所以后来他们家兴旺发达。”

我这么说,客人们顿时来了兴致,我接着说:“祖屋重要,祖坟也很重要,有山有水,地势平缓,他们家祖坟地势风水非常好。1936年宋家大儿子宋子文、二儿子宋子良回家祭祖,当时极为轰动。

海南人外出谋生就是要争口气,光宗耀祖,宋子文回来时全县都来迎接,那队伍可长了。宋子文还说:‘父亲嘱咐,做不成人不能回来文昌认祖宗,见父老,现遵父之嘱,兄弟第一次回故乡,同父老兄弟众乡亲相见,非常高兴。’他也是跟我们走一样的路从海口到的文昌,呵呵,文昌人无论走多远,都要认祖归宗的。”

说完,我看了看客人,他们听的十分认真。

我附和了老姚几句,为了不让他再乱说,而且距宋氏祖居也越来越近,我便开始拿麦介绍。

实际上这些华侨对中国近代历史知道甚少,这与东南亚各国不太愿意提及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系,华侨们对祖籍地的风俗、节日、传统,比历史更感兴趣,华人华侨为了生存需要,对政治的东西有点讳莫如深。

我问他们知不知道宋氏三姐妹,没人回答,也包括祖籍文昌的这些客人,于是我便开始简单介绍,但我能感觉他们兴趣不大,这让我有些泄气,但作为导游,讲解是必修的功课,不爱听也得说。

我说:“宋氏家族是文昌优秀人物的代表,这个家族与中国近代历史息息相关。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再没有皇帝,领导这一伟大革命的就是孙中山先生,他的夫人就是宋家的二小姐宋庆龄。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先生继续领导北伐,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军阀割据,他也成为中华民国的总统,他的夫人就是宋家的小妹宋美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