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将小众进行到底 > 第二十三章 探讨

第二十三章 探讨(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可不容易啊”黎福生叹道:“不过民乐其实是挺适合和西洋乐融合的,民乐中很缺乏低音乐器,目前国内大多数中乐团里的低声部都是用大提琴和贝斯来弥补的,对民乐本身也很有补益。”

“但是,民乐是贴近民间,复杂多变的音乐形式,它本来就是要让大众所喜爱的,但如今却在西乐的冲击下艰难生存,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你是说,还是因为咱们自己的问题?”黎福生有些难受,仰头又喝下一碗去。

黎小黎咳嗽了声,冲曹浩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让她爷爷再喝了。

点了点头,曹浩源说道:“不过黎爷爷你别担心,民乐绝对不会像你说的那样被西乐冲击得变成个四不像,您对自己对民乐也太没自信了。”

黎福生叹了口气说道:“那又有什么办法?现在的年轻孩子,要么直接放弃了民乐,要么都跑去玩融合,那样杂糅下去,民乐还回得来么?”

“你说就是了,我就是想听听你们年轻人的想法。”黎福生说道。

思揣了下,曹浩源问道:“那我能不能先问问您是为什么在苦恼么?”

“唉”黎福生叹了口气说道:“想我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音乐史更是要追溯到九千年前的贾湖去。近万年历史留存下来瑰丽作品无数,但时至如今,传统民乐竟然被大众所摈弃,认为民乐太土,你说说,民乐在你们年轻人的心目中就那么不堪吗?”

两碗酒下肚,黎福生的面色已经浮起一丝酡红,曹浩源算是听明白了,老爷子好像是因为有人说民乐土而伤到自尊心了。

组织了下语言,他说道:“首先,民乐根本不土,这是毋庸置疑的,无数伟大的经典作品都不用去细数,都足以抽肿质疑者的脸。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国内,传统民乐的大众接受度还是比不上西乐受众广泛。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大众普遍缺乏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审美水平不高,还有教育方式落后,商业运营缺陷等等很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回得来”曹浩源确定的说道:“它西乐才多少年历史?正像您说的,咱们音乐史上下九千年,传统国乐早就随着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了。现在一时的颓态只是暂时,咱们要做的是将大众的审美培养起来,将他们争取回来,这也是我准备要做的事。”

“争取?怎么争取啊?”黎福生仿佛有些醉了,瞧着他问道。

“融合是必经之路,审美并不是强加的,现在大众接受的是西方审美,一味的去强调只会引起反感,只有放在一起去交流,融合,才能形成对比,等到大众了解得足够深,自然能够分别出哪些是更适合自己的好东西。”

曹浩源的话黎福生显然是听了进去,好半晌他才又问道:“你说你准备要做这样的事,你准备怎么做?”

“我是准备将传统戏曲、民乐和国外正流行的金属结合在一起,去做一些中国特色的东西出来。”

点了点头,黎福生说道:“没错,我也思考过许多次,如今国内的音乐教育还是以西乐的音乐体系为主,和声思维、十二平均律、配器规律、律动,包括最基本的乐理,都按照西方体系在走,难道我们就非得和西乐融合才能生存下去吗?那样还是真正的民乐吗?只怕到时候根子都变质了吧”

老爷子像是心里憋着什么劲儿,越说越激动,曹浩源只得敬了下酒,让老爷子先缓和下来。

“黎爷爷,您说的没错,基础教育国乐确实和西乐差距比较大,但是,在顶尖音乐水平上,咱们可一点也不比西乐差。只不过您说的是大众认同接受的程度,这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怎么说?”黎福生被勾起了兴趣,饭也不吃了,自己抓过酒壶,给曹浩源和自己添上酒,张口问道。

“总而言之,艺术的发展是和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的,咱们传统国乐发展的顶峰也是在大唐那个最繁荣的时代。自古以来,艺术就是顶层贵族的娱乐,国乐极致也是以宫廷音乐为主。像这类音乐,天生就不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它的严谨、大气、恢弘、雄伟、壮丽是西乐无法比拟的,也永远不会被西乐冲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