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花墩笔记 > 第二十四章 博士菜,伯伯的牛

第二十四章 博士菜,伯伯的牛(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薄刀”即“菜刀”。当然,也可以写成“驳”,“博”,或“搏刀”。

法国作家梅里美,有一短篇《查理十一的幻觉》。书中描述到的“幻觉”后来竟神奇般地得到了应验。

都可以是“伯伯的牛吗”?

在这里,我们不乏重温一下那幅经典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温故是为了知新。

当年,东谷的学生到学校念书,不管是念初中,还是念高中,短则一周,长则半月。带到学校的,除了一袋米,再一罐就是霉干菜了。一罐霉干菜就要吃上一周。东谷人向来崇尚苦读,说来也“特骨”,就是这一罐罐“霉干菜”,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后来有不少成了硕士、博士。公元19xx年,《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来东采访,感慨于这个贫瘠的小山区走出的人才之多,遂以《百名博士汇一市,千名教授同故乡》为题,在《人民日报》上作了专题报道。这些后来的硕士、博士,当年,在他们求学期间,尤其是从村校到高中那十多年,几乎整天与霉干菜相伴。在那篇报道中,记者对“霉干菜”作出了由衷的赞美。

山水浙江,诗画江南,人杰地灵,俊才辈出。浙江不仅出大作家,更出风云浙商。头脑机敏的商人,马上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开发了“霉干菜”这一商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还美其名曰“博士菜”,真空包装。

这个菜,不仅“博士”可以吃,一些中小学生吃了,将来没准也会成为“博士”。

在东谷的不少餐馆,现在用“博士菜”炒猪肉,甚至都成了一道名菜。这道菜香也是蛮香。只是有胃疾的人,还是少吃为宜——吃了会让人肚里泛酸。

何谓“伯伯的牛”?

陆游诗:

“位卑未敢忘忧国”。

有一回,王瘸破坏了文曲一家的“水接”。文曲去派出所报案。一个民警上班时间却在玩电脑游戏。对于文曲的报案,他也是“伯伯的牛”。他反说:

“这么点小事,村干部不能解决吗?”

何谓“薄刀”?

“伯伯的牛”即“伯伯家的牛”。

何谓“伯伯家的牛”?

意谓“伯伯家的牛”,根本用不着你瞎操心。添料、喂料,自有伯父伯母一家人自己操心。

事实果真如此吗?

对于家事、国事、天下事,真的无须我们任何人操心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