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行有常 > 天行有常 第102节

天行有常 第102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民间多奇人,杨俨为了表示自己对叔叔的关心,特意让手下人寻来的“神医”很快就找出了秦王的病因,告知了崔家详情之后,王妃很快就“病逝”了,这个速度也是让杨俨叹为观止。

大概是因为秦王妃的前例在,原定许配给杨昭为河南王妃、就差完婚的崔氏女——这位是秦王妃的亲侄女——很快就因为大婚之前生病被测出与杨昭命格不合,只能遗憾地另许他人。

秦王杨俊渐渐好起来,但是元祚帝杨勇却没熬过去。

元祚二年,帝崩。

在杨俨前世的记忆中,赵郡李氏有一些人与他相友善,曾经委婉地提过一段话。

后来的大唐宰相房玄龄之父房彦谦,在开皇八年定陈、众人都认为天下将迎来长久的太平的时候,和亲近的出身赵郡李氏的友人说过这么一段话:主上性多忌克,不纳谏诤。太子卑弱,诸王擅威……

杨坚让自己的另外嫡出四子出镇天下各处,虽然是为了安定大隋天下,但是也埋下了诸王与太子相争的种子。

杨广等人长年出镇在外,大权在握,和他们作为太子反而更容易受到天子的掣制的长兄相比,他们私底下更容易发展势力。

这一世虽然明面上杨勇这个太子比起弟弟们要强势不少,但是这只是换汤不换药,私底下依然暗流涌动。

第135章 永圣

元祚二年, 秦王俊因品行不端, 太上皇亲下旨意,命革其官,又因有疾,因此被送回大兴城中的□□修养。

杨俨代替皇帝亲往探视, 不过和其他人不同, 杨俨早已知晓杨俊真正的病因。

虽然知晓病因, 但是杨俨却在考虑是否要将真相揭露出来。

皇子封王,其王爵的名号乃是大有深意。

若不是杨俨釜底抽薪,直接用谶语废了自己心计最可怕的二叔杨广,怕是杨勇之前的太子之位,即使有他的加成也不一定保得住。

杨广的可怕是杨俨深有体会的,前世他一直将这位当成了演义、影视剧中的暴君广,没有太过重视,知道被杨广的心计所伤,他才恍然明白,杨广亡国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暴君”,而是因为他是一个聪明过头的人,而多年的隐忍一朝解放之后,他便不愿意再忍下去了。

可是这一世,杨广依然是那个还在隐忍的晋王,杨俨不能对他放心。

秦王杨俊是中毒,而且是在他身边的王妃积年累月下的毒,调养的方向错了,自然救不了他。

虽然杨俨十分怀疑宫中的御医是真的看不出来秦王杨俊是中毒还是在那装傻充愣,但是他已经准备挑明了。

亲王的爵位名都是以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为名的, 极有古蕴,与郡王不同, 而在诸亲王之中, 默认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 而其中,实际上以晋王的王号最尊。

虽然晋王最尊,但是和汉王以及蜀王相比,秦王的王号也不弱。

说起来, 蜀王杨秀或许是杨坚五子中王号最差的一个,如果单从王号来看的话,杨坚只是希望这个儿子安安分分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同建立在蜀地的蜀汉等国一样, 偏安一隅,安逸却难成大器。

但是最后,杨俨还是决定要救下秦王。

首先, 杨俨不是那种铁石心肠的人,杨俊与他之间的利害关系并没有杨广那么大,更何况他这么做,便是对杨俊有救命之恩,日后他这位叔叔必为他所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