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行有常 > 天行有常 第99节

天行有常 第99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俨比杨昭好一些,杨勇作为皇太子,每年都有回大兴城,不像其余诸王,都是隔几年才回来一趟,因此杨俨与杨勇见面还算频繁。

加之平常他都有书信与杨勇联络,告知自己身边日常发生了什么,让杨勇虽不在他身边,也能知道他的成长轨迹。

再加上之前杨勇的身边虽只跟了一个太子妃元氏过去,但也只是让他们的关系不再恶劣,杨勇对自己的太子妃依然十分冷淡。

个中原因,实不明了,但是太子妃依然未有一儿半女,却是不争的事实。

索性这辈子在杨俨的刻意经营下,她对杨俨原有的几分喜爱愈发增加起来,杨俨是长子,名分上就占优势,她也不介意锦上添花。

陆爽之子陆词任承奉郎一职,在后世中国的语音史上,其人所占的地位极高。

陆词,也就是陆法言,其所撰的《切韵》,是后世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对后世的音韵传承、考证有很大的影响。

给杨俨启蒙的人是从东宫出的,他的老师当然不只一个,陆词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现在的陆词还是太年轻了,让他当杨俨的老师,纵然只是其中之一,看的也应当是其父陆爽的面子。

陆爽卒于太子冼马任上,到了杨勇被废,杨坚迁怒其家人,陆词后来被夺官,只可惜杨俨那时候也是自身难保,陆家只是被夺官,生活还算有保障,他也只是私下里照拂一二,没有再与他们联系。

虽然名义上主持伐陈大事的是晋王杨广,但是实际上,三军之事,皆参决于高颎。

杨广只是名义上的领头人,实际上办事儿的人是高颎。

既然都是挣名望去的,那为什么可以让晋王杨广办,不能让太子杨勇办呢?

当然了,按照杨坚“性多忌克”的个性,太子过于能干,在他的手下是讨不了好的。

给太子增加名望,对于皇帝来说,他的权力与地位就多受一份威胁。

而陆爽即便身死也被迁怒的原因很是可笑,只因他上奏天子,道是“皇太子诸子未有嘉名,请依《春秋》之义,更立名字”。

等到太子杨勇被废了以后,杨坚自然不能承认是自己没有教好儿子,杨勇能被立为太子,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像他废太子的时候说的那样不成器,只能寻找几个供他出气的替死鬼。

太子的儿子们没有名字,陆爽作为东宫属官,请为皇孙取名,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在杨坚“我孙制名,宁不自解?陆爽乃尔多事!煽惑杨勇,亦由此人”的结论下,陆爽的子孙后代一并被免官,终隋一朝,受累不少。

这日的课业完成后,杨俨便跑去寻祖父祖母,中间路过玄武门,见杨昭在那里玩耍,又把他给带上了。

养在杨坚夫妇膝下的皇孙就只有杨俨和杨昭两个,因着他们的父母都长年在外,所以和祖父母的感情更好一些。

可是太子杨勇不行,晋王杨广就可以吗?

杨坚这个人,公认他是“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杨勇因为是太子,所以对比他的兄弟们,杨坚的猜忌都冲着他去了,要是把杨坚的目标分散开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作为七岁的皇孙,杨俨早已启蒙,被封王之前,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

提议的人是太子冼马陆爽。

太子冼马,乃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后来唐朝的魏征还在李建成府上的时候,任的就是这个官,不过概因后人误传,由冼马被写做了洗马二字,如今的字形已经混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