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行有常 > 天行有常 第3节

天行有常 第3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子干,啊不,应该说是比干了。

子托登基,将武乙的帝号改成了文丁之后,其他的王子们都领了自己的封地当诸侯去了。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王族依旧留在王都为官的。

当然了,王子们虽说是被封为了诸侯要去封地的,但是有些人年龄没有达标,又不像比干一样小小年纪就表现得那么天才、能够提前获得成人资格,他们还是需要在王都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并且达到年龄以后才能离开的。

被遣散的王子虽然现在还能被称为王子,但是他们是文丁的兄弟,现在的身份是王弟,按照商朝存在过的兄终弟及的传统,他们对文丁还是有一点威胁的,正是因为这个传统的存在,新君继位以后才那么着急地把自己看不顺眼的兄弟派去封地,亲近的兄弟留在都城帮忙。

先王的后事料理好了,新王登基,新朝新气象。

作为王子,子干当然也要出力。

只有十三岁却被封了封地比邑,还得上朝的子干:求放过啊QAQ!

子干日记:

长大一点也不好,天才儿童的童年实在是太短暂了,我还那么小就要为父分忧了。

消息传回殷都,把一群人惊了个倒仰,急急忙忙就开始忙活武乙的身后事。

武乙崩御之后,继位的是子干的老爹子托。

商王是有庙号的,譬如倒霉的帝辛同学就被周人给谥了一个纣王,被泼了一身的脏水,还有著名女强人妇好的丈夫武丁,庙号即为高宗。

商王的庙号有称宗的,也有称祖的,这是大商《谥法》所规定的。

王是活人的称呼,某宗某祖是死人的称呼,但是到了现在,倒是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因为大商的君王传了许多代,成祖穆宗之类的称呼保不齐就把这祖和宗的位置弄反了,因此又称回王,比如成祖称成王,思宗称思王,只有功绩特别显赫的商王,能让所有后人都记住的,才会原样称呼庙号,像是武丁,所有人是照旧称呼他为高宗的。

惆怅_(:3」∠)_ 。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爷爷就领了便当,这可能是便当发得最快的一个剧组了。

看看子干的日记,突然觉得他好不要脸哦。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却可爱的主角【捧大脸】。

一定是蠢作者太可爱了,嘻嘻。

第3章 使者

武乙的庙号争议不大,毕竟老爷子一辈子都喜欢征战,庙号不给个武字完全说不过去。

最后给武乙定的庙号是武祖。

武乙对子干这个孙子还是很好的,但是听着老爷子的庙号,子干一直在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嘴角,让它不要动。

要知道没有哪个朝代,会在没灭亡的时候,称呼自己的祖宗还要加上国名的。

祭拜的时候嘴里念叨着“武祖”,子干真心觉得还不如叫“武王”呢,起码他不会自动自发地在后头加上武圣、武神、武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