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晋末长剑 > 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

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2 / 4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汝南二十余万百姓感谢陈公的大恩大德。”

“为此德政,满饮此杯。”

“满饮此杯。”

宴间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周馥懒得再听了,坐回了案几后,打算给伯仁写封信。

但他好像也无力阻止。

周家不是他一個人说了算,很多人迫于压力,默认了这件事,那就没办法了。

“哈哈,陈公这仗打得痛快,让匈奴闻风丧胆,壮哉!当满饮此杯。”楼下又传来了声音,伴随着略显讨好的笑声。

“今岁除兖州外,司、豫二州多有种冬小麦者。何也?匈奴丧胆,无力南侵,故有此幸事。”一个苍老的声音紧接着传了出来。

很明显,这是裴康了。他说完后,还有几声附和,那是裴康带来的随员,其中包括阳翟令周谟。

看完后,又轻轻抚摸,仿佛在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

将这些藏书交出去一份,可想而知有多么不舍。

他更不清楚邵勋一个武夫派人来抄录书籍是何意。

每个月都有数十名未及弱冠之龄的武学生过来,拿着宝贵的白纸、黄纸抄录,还互相校验,看起来非常认真。

周馥不喜欢自家视若珍宝的书籍传播出去。

唉!周馥又叹了口气。

他知道,从侄的前程被他耽误了,一直在阳翟令上兜兜转转,未能升迁,原因在于当初他扬言要派精兵三万北上洛阳,迎天子迁都寿春。

“冬小麦实乃德政。”

“确实德政,惜乎农人愚昧,愿意这么做的人不多。”

“其实比以前多了。三年大旱、四年蝗灾,若无冬小麦,河南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

他年少成名之后,就辗转诸王府,为人争抢,反复出任文学一职。

此职主要为宗王讲授经史、典故,写写文章,而写文章时又要用典,不然就写得不够出色,故非博览群书之人不能充任。

文学又是宗王近臣,可想而知能获得多大的利益。

在王府文学这个职务上,能和他竞争的人着实不多,奥妙便在于他家藏书极其丰富。

这些东西,能轻易外传?莫要玩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