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 第四七八章 对澳策略转变;瓜岛异动

第四七八章 对澳策略转变;瓜岛异动(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兵部说这样恐怕会很仓促,有困难。”

“我们难,但敌人更难。”

海战结束后甲字一八〇特务舰队也急需修整,协调上百艘各型舰艇的保养与维修难度可想而知。

然后还要准备跨越半个太平洋把一支上万人的部队运送到夏威夷,并维持其作战能力,这就更加让人头大了。

不过海军方面却表示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最低需求的部队投送到位。

以战车一旅为例,其齐装满员共五千三百余人,但标准船运量却达十三万吨,而一个普通步兵师也不过十六万吨,陆战一旅更是只有十一万吨。

更重要的是,坦克这玩意运送起来十分麻烦,许多征用的商船不具备吊装中型坦克的能力。

典型的大明民用货轮使用15吨起重机,可以吊装三七式轻型坦克,却无法吊装三八式中型坦克或重型坦克,只有少数大型货轮和登陆舰配备有重型起重机。

周长风自然不可能同意让轻型坦克去执行冲锋陷阵的任务,那样的代价太高昂了。

可澳大利亚的人口规模有限,工业能力不强,大规模征召青壮年男性参军的极限是八十万,考虑动员女性也只有一百万左右,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影响工农业生产而陷入恶性循环。

大都督府和兵部都认同长期消耗将之削弱的策略,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

军部设想在攻占汤斯维尔以后在其南边寻找合适地形,建立几条防线,转为守势。

只要澳军按捺不住试图进攻,便会撞个头破血流,期间明军还可以突然发起反击,显著消耗其有生力量。

明军上层、尤其是陆军方面不乐意继续对澳洲实施攻势,他们之前就已心生抵触,如今随着凯恩斯之战结束后便更加反对,认为应该将进攻目标放在之前提出的印杜方向。

另外,大都督府参谋处也对突击集群快速穿插南下的计划有疑虑,高参们担心其弹药与燃油消耗难以为继,一旦铁路遭空袭中断,这支精锐部队就会陷入危机。

随着大明陆军对澳洲失去兴趣,这个计划便被搁置了,草拟完成的方案文件也被束之高阁。

“澳洲那儿是不指望速胜了,先磨上一年半载再说。”朱泠婧平静道。

语毕,她双手抱胸微微昂首,盯着地图上的夏威夷问:“眼下的焦点是夏威夷,这几天又在吵个没完,你觉着如何?”

“嗯……”周长风沉吟道:“陛下,既然海战打赢了,那就得抓紧时间喽,从快从速。”

陆军给出的理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赞同这个观点。

澳洲的战果无法快速变现,矿产资源固然丰厚富庶,可却要从长计议;如今正值大战,应该想方设法削弱敌人、补充自己,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同样的投送成本和损失,用在南亚次大陆必定能取得回报,还能顺带削弱英国方面,这可比单纯在澳洲厮杀要划算多了。

可以说大明君臣在战前都过于乐观了,严重低估了民族國家在面对入侵时的凝聚力和动员能力,没想到澳大利亚人的抵抗如此强烈。

周长风则纯粹是低估了远洋投送的难度,他起初希望复刻马来亚战役的成功例子——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一支突击集群,沿东海岸迅速南下,在强弩之末前尽量推进到布里斯班一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