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于80年代 > 第121章 第一家娱乐场所

第121章 第一家娱乐场所(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选了个吉日,徐斌带着一群人买了一堆的烟花爆竹,噼里啪啦的一放,然后找了国营的食堂大吃一顿,这就算是开业了。

按照唐伟东的嘱咐,旱冰场在外面的墙上,显眼的地方写了一副巨大的招牌,名字起的很伟光正,同时也很有时代特色,“群众体育娱乐文化广场”,多么高大上、多么弘扬正能量的名字啊,唐伟东看的直想笑。

不过还是在大招牌旁边,用略小一点的字体写了旱冰场三个字,并且画了个指示箭头,要不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这地方是干什么的,那就尴尬了。

唐伟东那个偷偷摸摸干的游戏房不算,这个旱冰场可算是青山县改革开放以来开办的第一家娱乐场所了,光这个名声就够徐斌嘚瑟好久了。说不定干好了,县志在写本县经济发展史的时候还能提一笔呢。

徐斌今天意气风发,特意换了身新衣服,带人站在门口热情的跟来玩的客人打着招呼。

游戏厅一弄好,唐伟东就喊人来试玩了,美其名曰:试营业!

很明显,除了小孩,凡是来玩过的人都对纯游戏机兴趣不大,他们的兴趣全放到了,那些带有博彩性质的“游戏机”上了。尤其是退分退币的规则,就是在打擦边球。

一块钱五个游戏币,或者兑换十分,不玩了可以退,漏洞就在这上面。像扑克、麻将、百家乐这类“游戏机”,是有输赢的,手气顺了连赢几局,或许十分就能变成百分千分,这要是一退,可就是十块百块的现金,能不让人疯狂嘛。

人都有侥幸心理,万一赢了呢?就算连输,万一下一局就能翻本赢个大的呢?赌徒心理一上来,还不上赶着给唐伟东送钱啊?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输赢的几率是可控的。唐伟东也是坏,一开始为了吸引人,胜率略略做了上调,时不时的就有人能爆一下,这就更让旁边其他人眼热了,都认为下一个爆的会是自己,毫不犹豫的就会贡献出自己的钱包。

唐伟东给游戏厅准备的经营方式,就是人传人,利用熟人的嘴,拉客户。说句心里话,打着游戏的名义,行博彩的事实,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再大张旗鼓的招揽生意,就有点过分了。还是这样悄么声息的比较好,反正不耽误赚钱,名声越小越好,存在感越低才越好。

整天跟徐斌厮混的那些不良青年,干正事可能稀松加了了,但干这种拉客的事,正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个顶个的是一把好手。没几天就把这种新鲜玩意儿,传的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目标客户定位非常之精准,看来不管什么样的人,身上总会有点长处,就看用他们的人能不能发现了。

没等徐斌回来呢,唐伟东这里刚一开始营业,收入就呈现出了井喷之势,根本就没有铺垫,每天的现金如同流水一般,哗哗的往口袋里流。

几天之后,徐斌几个才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这次的东西太多,一个个都累的够呛。为了多带几双旱冰鞋,鞋的包装盒子都不要了,就那么玩儿命的往蛇皮编织袋里塞,加上鞋又重,几个人再没有去时的意气风发,一个个吐着舌头,累跟死狗似的。

徐斌看到唐伟东这里赚钱就跟捡似的,不仅眼红心热,那还顾得上休息,一个劲的催促着干活的人,抓紧时间赶紧收拾,争取尽快开业,耽误的每一天可都是钱啊,想想就肉疼。

旱冰场和游戏房性质不一样,这个可以光明正大的搞,而且以徐斌的性格,让他如锦衣夜行一般偷偷摸摸的办事,也太难为他了。况且,旱冰场这样的娱乐场所,挣的都是散钱,名声打出去才能吸引客流,人流量越大越挣钱,所以徐斌说要热闹热闹的时候,唐伟东也没有阻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