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明月清风刀 > 第四十九章:英才孩童

第四十九章:英才孩童(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陈龙哈哈笑着说:“到底是没骑个马的人,我儿子五岁时就能骑着马满街飞了。”

四个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约莫走了二个时辰。陈龙和张虎俩人是轮流担着那担柴,四个人七拐八弯地来到一个长满了青草,树木显得格外茂盛的地方,樵夫从马背上跳下来说:“你们不要走了,还是我来带你们走吧。”

于是,这个樵夫走在他们三个人的最前头,三个人紧跟在他的身后,樵夫绕着几棵大榕树,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四个人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个岩洞,

宋徽宗说:“多谢老伯了。”

樵夫抬头看了看天说:“我想你们三位也肚子饿了,还是跟我一起到家里吃些以好充饥。”

三人当即牵着马跟在樵夫的身后下山,张虎替樵夫挑着那担刚砍的柴,

樵夫边走边看着宋徽宗手里牵着的那匹大白马,这大白马浑身雪白,并无一根杂毛,樵夫对这匹白马是越看心里越喜欢,樵夫心里想这大白马看来并是想象中的那么凶,好像还能听得懂人话,主人叫他走他就走,叫他停他就停,果真是世上最好的坐骑了,

陈龙腰上挂着把龙泉宝剑,走起路来在面前晃来摆去,极是不方便,于是干脆把这把龙泉宝剑扛在自己的肩上,阳光照到剑柄上,剑柄上镶嵌着的一颗红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人在夜晚看到一只猫的眼睛。

三人略谈了一翻,彼此都无恶意。

陈龙说:“大伯不妨现在去见见我大哥,他从前也是富贵人家,现在食不果腹。”

樵夫当即应诺,出门之人,难免也有三长二短的。

宋徽宗正坐在哪里愁眉不展,见二人引来一老汉,当即是喜出望外,心想看来这个鬼见愁的地方,居然也有人烟,这下是有得救了。

宋徽宗站起来行着礼说:“大伯,家可住在此处。”

樵夫是边走边看,心里边走边想,别看这三人模样是穷困潦倒人的样子,但他们身上的这些宝物可是价值连城,山村人家,家里就是有块铁,也是金贵得不得了,还要一代代的传下去,结果传了几代,这些铁也锈得跟个马蜂窝一样,自己今日见到世人如此稀罕的东西,真是大开眼界,看来这三人穷模样的人,来头也许不小,什么来头呢?樵夫实在想不明白,樵夫一时想不明白就干脆不去想。他感到自己多年不去想问题,现在一想问题脑子就胀得痛。

那大白马很可爱,又大又黑的眼睛,高大健硕的身子,那长长的马尾巴,在他的面前扫来扫去。

樵夫就壮着胆子对宋徽宗说:“呢呀!(意思是老大)你那大大白马,让我上去坐坐好吗?”

宋徽宗回过头瞧了瞧樵夫,樵夫是满脸的诚恳,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充满了渴望和真诚,两只手放在胸前晃动个不停,显得既滑稽又很急切的样子。

宋徽宗心想这真是一个没见个世面的老实巴交又可爱的樵夫,宋徽宗点了点头,并把这个樵夫扶上了马背,樵夫坐在马背上两手很紧张地抓着马鞍,两腿紧紧地夹着马肚皮,那样子显得即紧张又很兴奋。

樵夫并没回礼,瞧了瞧宋徽宗那副穷困潦倒的样子说:“你就是他二人说的大哥?”

宋徽宗说:“正是。”

樵夫说:“看你这样子,比我杏花村要饭的还穷。”

宋徽宗是尴尬得不得了,赤着脚在地上踩来踩去地说:“出门在外本想和二位兄弟做个小买卖以养家糊口,人有祸福旦夕,天有不测风云,结果是保了性命,去了钱财,才会有今日的如此模样。”

樵夫说:“幸亏你两位弟弟遇到我,平日村里来这砍柴的只能我,不然你三位不在这大山饿死,也会被猛兽所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