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92章 夏皇乾顺怒而杀人,急召党项第一勇士

第292章 夏皇乾顺怒而杀人,急召党项第一勇士(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们从就听到自家的长辈老人讲过: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继位后“始衣白窄衫”、”头戴毡冠“、“毡冠红里,冠顶后垂红结绶”……

不仅如此,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还“率先自秃其发,然后下令国中,使属蕃遵此,三日不从,许众共杀之。于是民争秃其发,耳垂重环以异之”……

可是,他们抬头的瞬间,看到的当今西夏皇帝李乾顺从服饰上,已经俨然是汉家子的装扮了。

这一点上,他们也不惊讶。毕竟,他们听自家的长辈所言,西夏的第二位皇帝毅宗即李元昊之子李谅祚在位亲政后,“窃慕中国衣冠”,主张“去蕃礼,从汉仪”。

此时,今年三十九岁的李乾顺,回想着自己亲政这二十三年间的励精图治,使强大的宋国伐夏都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每年要拿出大量岁币给自己的国家。

可是,现在看着从溥乐城赶回京城送信的费听氏子弟们带回来的军情战报,听到宋军居然那么轻而易举地攻打下来了西夏边防两座重城的阵述,他的怒火在胸中熊熊燃烧!!!

李乾顺强忍心中的怒火,悠悠地开口,用党项语问道:

“朕观尔等五人,脸上被刺了字,尔等抬起头来。”

那五名党项军校和兵卒,是在折姜会城破被俘虏后,被宋军在脸上刺了字的。

梁氏统治西夏期间,朝政腐败,军力衰弱,大宋数次趁机来攻,夏军屡战屡败。

自幼胸怀大志、雄才大略的李乾顺,看到了梁氏一族把持朝政,把西夏弄得乌烟瘴气,他在自己16岁时,即永安二年(即公元1099年),便灭母后梁氏一族而亲政。

李乾顺自从亲政之后的这二十三年间,他整顿吏治,确定了君主集权的体制,结束了西夏之前历朝所出现的外戚贵族专政的局面。

李乾顺爱好汉族文化,在国内广为传授汉学,培养官员。仿照汉制,按照资历任用官员,对文学优长者,特加奖擢。

他还颁布官阶等级的封号,除皇帝及帝位继承人外,分为七品。西夏的政治制度仿照汉家王朝,已经日臻完备。

他们自从进入这御书房后,就始终深深地低着头,生怕大夏皇帝看到他们脸上的刺字,没有想到皇帝李乾顺看到了。

他们心中惶恐无比,又不敢违抗圣意,纷纷抬起头来。

与此同时,他们也第一次看到了圣容。

今日,李乾顺身穿绣有日月、龙样图案的黄袍,头戴通冠。

他们知道当今皇帝李乾顺深受汉族文化影响,从穿戴上都模仿汉家子,跟西夏党项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穿戴早已截然不同了。

李乾顺还减少赋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在其励精图治下,西夏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

以上这些,都是西夏能在雍宁二年(即公元1115年)至元德元年(公元1119年),抵抗得住宋军多次伐夏的强有力的保障。

元德元年(1119年),大宋熙河经略使刘法,受到手握西北军事大权的宦官童贯的胁迫和激将,刘法率军深入西夏兴州、灵州腹心地区,当时,李乾顺命晋王察哥率步骑万余人迎战,夏军奋勇力战,全歼刘法所部,宋军死伤数万。夏军乘胜攻破宋军的统安城,进围震武城……

元德元年(1119年)六月,李乾顺的夏军在对宋军作战大获全胜的情况下,他还能够审时度势,自知以西夏的国力根本灭不了大宋,他便请求辽国派使臣出面,对夏宋两国的长年久战,进行调停议和……最后,大宋被迫接受与西夏议和。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