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1926之崛起 > 第六百一十八章 抗战淞沪抗战下野覆灭(三)

第六百一十八章 抗战淞沪抗战下野覆灭(三)(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只不过,战场形势变化太快,不仅宋哲武没想到,就是蒋光鼎和蔡廷锴也没有想到,一个赫赫有名的主力122旅,竟然无法对曰军一个大队形成强有力的威胁,甚至还很有可能让这个大队冲破包围和24旅团汇合。

此时,史明的187师已经换穿上了中央军的军服,不敢随意出击,害怕下野元弥以为中央军的援军赶到,被吓跑。

蒋光鼎、蔡廷锴和史明紧急商议后,这才决定派出十九路军手枪连和187师特务连这两支精锐小部队,攻击纪家桥,造成要围歼纪家桥曰军的假象,拖住曰军第二大队,给61师调集兵力,包围曰军这个第二大队争取时间。

在战斗正激烈时,曰军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北面的时候,这两个连就悄悄的由西面的周家宅出发,在野地里,借着大雾和田间沟坎的掩护,向曰军侧后方摸来。

虽然蒋介石同意宋哲武可以派出空军总队参战,也认可宋哲武让曰军知难而退的打算,可对于宋哲武一再要求蒋介石同意其率李思炽41军赶赴上海参战的请求,却坚决反对。

蒋介石的理由有二,一是北蒙需加强防御,积极备战,防止苏军开春后再次入侵。不仅41军不能随意调动,就是宋哲武这个北方边防长官司令也不能轻离。二是,国联调查团马上就要赶到上海,并会很快前往东北调查。如果此时政斧在上海大举增兵,不仅有可能迫使曰军也大举向上海增兵,引发中曰大战,而且也可能给曰军拒绝国联调停裁决以理由。

蒋介石的态度让宋哲武很无奈,在向蒋介石汇报完北蒙和东北的情况,并和蒋介石在上海问题上达成一定程度的一致后,他就和原国民政斧军政部航空总署署长,现任航空署顾问的张惠长一起,急急忙忙地返回太原,安排空军总队向上海紧急转场参战一事。

对于上海的战事,宋哲武每天都会从史明和王叙那里得到详实的情报,并和陶蓉、孟曦、李思炽等人分析研究。而且,他已经和张治中、蒋光鼎建立了电台联系。

虽然宋哲武无法前往上海,可是他根据他所了解的前世的历史,他相信他仍然可以影响和改变这场中曰大战的最终结果。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这样的恶战怎么会拿手枪上阵。

要知道,那年头,中国人可没多少冲锋枪,驳壳枪就成了偷营劫寨打突袭的必备武器。在当时的各派中[***]队中,见到全部用驳壳枪的手枪连一点都不稀奇,甚至还有编成手枪团甚至手枪旅的。只不过,这样的部队在当时都被称作手枪团或者手枪连。人员都是一些枪法精准,武功高强的精锐,这也可以说就是特种部队的前身。这个连,正是十九路军军属手枪连。

另一个连,则是史明187师的特务连。

史明的这个特务连和十九路军的手枪连在装备上又有不同。187师特务连除了人手一支驳壳枪,还配备了大量冲锋枪、机枪,以及三门迫击炮和十几支阻击步枪,人数有230人,是一个加强连的规模。

插入纪家桥和姚家湾的这两个连,看起来像是误打误撞的,其实并不尽然。

好在有史明在上海,而且这次空军总队赴上海,他又派高志航带队,有这两个人在,他不怕他的命令得不到执行。

按照宋哲武的设想,他要趁曰军后续部队没有到达上海前,先歼灭24旅团,至少也要让24旅团受到重创,使曰军的增援部队如同添油般,始终无法在上海一次形成大的军事集团,好创造聚歼曰军一到两个师团的条件。迫使曰军放弃在上海实现其意图的梦想。

按照宋哲武和蒋光鼎、张治中电报沟通商议的结果,是想把曰军24旅团再放进一些,让曰军更加深入内陆,把曰军的舰炮对我攻击部队的威胁减少到最小。所以,蒋光鼎已经命令翁照垣,在24旅团开始强渡藴藻浜时,稍加抵抗即主动放弃淞沪阵地,引诱曰军追击。

可是让蒋光鼎和陶蓉大吃一惊的是,下野元弥先是迟迟不肯强渡藴藻浜攻击156旅,接着又突然仅仅派出一个大队的兵力西进156旅身后,如果此时翁照垣按照计划撤离淞沪,则很有可能被24旅团前后夹击,造成真正的溃退,甚至被下野元弥包围在淞沪地区以西,损失一定小不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敌变我变。宋哲武当即建议蒋光鼎,以优势兵力包围下野元弥西进的这个大队,以这个大队为诱饵,诱使下野元弥救援这个十四联队第二大队,进而再由史明的187师包抄下野元弥的后路,一举歼灭24旅团。

宋哲武在洛阳见到蒋介石,向其汇报了北蒙和东北的情况后,两人又讨论了苏军俘虏和人质交换问题。蒋介石私下还很平静地对宋哲武提议用俘虏换回蒋经国的建议,表示了感谢。虽然蒋介石的表情很平淡,可是宋哲武能感觉得到,蒋介石对他的感谢是真诚的,而且也是发自内心的。

对于能在蒋介石心目中赢得这宝贵的一分,宋哲武不由暗自庆幸。

在东北问题上,宋哲武和蒋介石的看法有些分歧,蒋介石坚持要等待国联裁决,说到底,就是蒋介石不想对曰本宣战,甚至还反对不宣战而进行实质姓的开战。因此,他坚决要宋哲武留在东北的东抗采取固守抵抗,不得主动出击,以免给国联调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蒋介石的这个要求,不禁让宋哲武在心里暗叹,蒋介石在没有外力逼迫下,或者在曰军不在华北全面动手前,他是绝对不会进行正式全面抗战的,他会坚定地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不过,在上海战事方面,两个人的分歧倒不是太大,或者准确地说,是蒋介石不是很相信宋哲武所说的,可以在上海聚歼数万曰军,给曰本政斧以重创,以此达到让曰军知难而退的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