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间政道 > 第825章 皆大欢喜

第825章 皆大欢喜(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李真笑了笑,道:

“我早想到这个关键,很简单,清单上面只写代号不留名字,而代号只有我们几个知道代表哪个,落到纪委手里没法与具体名字关联怕什么?甚至清单里面故意写错、写反、写漏都没关系,我们看得懂就行;但纪委单单看懂还不行,他们需要白纸黑字的证据,还有证据链——打个比方,我说自己在工行存了三百,你们一看就知道三百万,可纪委却不能认定三百万,因为明明写的三百,除非我亲口承认三百等于三百万并按手印,明白我的意思吧?”

几位合伙人都笑,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道:

“行,就这么办!”

第二考虑到郑忱义生前承认自己是王菊莲儿子的生父,郑家每个月贴补一千五百元生活费;

第三郑忱义在外投资、借款由李真设立专户逐步回收,每两年结算一次,分配比例为郑忱义父母得20%、王菊莲母子得20%,剩下60%归妻子和女儿。李真在安排这部分遗产时语焉不详,事实上郑家全家也一头雾水觉得是笔糊涂账,其实涉及到郑忱义与熊家大院嫡系亲信们合伙做的买卖,包括房地产开发、捂地皮炒作、商铺控制与交易等等,李真也是合伙人之一。

资金沉淀在项目工程里面,一时间抽出不出来,就算赚钱后兑现了,给多给少纯凭良心,因为具体金额都在合伙人的脑子里,人死账销。即便如此后来陆续拿了几百万也够郑家惊喜不已,因为这些钱完全郑忱义直接经手,从未在家人面前泄露过天机。

在郑家开完家族秘密会议,李真又马不停蹄来到城郊一处隐秘的山庄主持更秘密的会议,参会的均为科级合伙人,也均为熊家大院嫡系亲信。

李真目光掠过一张张熟悉而略显紧张的脸,语气低沉地说:

说到后面愈发模糊,紧接着便发出香甜的鼾声。

蓝京说得一点也不错,当夜郑忱义的别墅人影幢幢,气氛看似沉重而压抑,实质各方都微妙地折射出某种轻松甚至喜悦。

包养情妇婚外生子,别的不说,熊汝诚在省城就有个隐秘的小家,自打冯柳青调回玄泽断了联系,他去省城小家频繁也高了,一来回家面对相貌气质皆平庸的黄脸婆实在乏味,二来杨广文找的那个女人确实水灵灵地诱人,每每令得他性致盎然。

苏曦跟老婆表妹同居的事儿尽管经蓝京未雨绸缪安排涉险过关,但铜关民间议论纷纷,对苏曦来说查处生活作风总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肯百姓点灯”的味道,腰杆始终硬不起来。

至于县国土局两年里通过内部考试违规让四名没编制的临时工一下子转为公务员的丑闻,深查倒挖下去恐怕不单熊家大院脱不了干系,还涉及众多明里暗里打过招呼的县领导,如今郑忱义一死百了,全部责任都可推到他身上。四名临时工转就转了,既然有了编制,转正手续也按流程办理,明知违规却也不能将他们开除掉。

“忱义的死令人痛心,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大树底下不一定好乘凉,下雨天容易被雷劈!忱义走得仓促,财产方面出于各种原因没能或没敢交待得很清楚,要不是合伙资金里面有点钱,郑家除了房子一无所有,而我们信赖、卖命的大树……这回竟然不舍得出资抚恤郑家,让人寒心呐!大树靠不住,以后只能靠自己,我们……”

他又一次环顾众合伙人,“要事先把自家财产列出来锁到保险柜里,每次至少需要我们当中的三位才能共同开启保险柜,防止出意外后得到妥善安置,也防止财产不明不白地流失,大家觉得呢?”

沉默半晌。

有人道:“老李考虑得很周全,不过,我就担心这个保险柜也是定时炸弹,万一落到坏人手里等于一窝端。”

又有人道:“忱义死得悲壮,但不是每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都这般决断,要是舍不得死,又向纪委报告有这样一个保险柜就糟了……”

难进难出,这就是铁饭碗的魅力所在。

生活作风和违规转正只是台面上眼眼可见的,对纪委而言真正扼腕在于郑忱义无法解释的财产来源问题,此乃一条大鱼,因为铜关县城类似他这样蠢到将五套房产直接挂在自己名下的科级干部并不多,一方面说明这家伙避险意识太差,明知京都层面都开始推行财产公示制度,尽管进展迟缓起码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可见郑忱义太狂妄了,自以为在铜关有熊家大院护着无人敢惹,却没想到后院的小别院起火,一把火烧往了西天。

现在人一死,等于自我灭口,纪委方面固然查不下去,还给其他领导们敲响警钟,此后一段时间行正服务大厅的房产交易中心业务繁忙,都在抓紧时间过户、转让、出售或暗中代持。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周日,李真以公证人身份出面召集郑家亲属开了个秘密会议——明里是郑忱义密友,暗里代表熊家大院这一点郑家亲属心知肚明,对他拍板的决定也不敢违拗,毕竟以后还得靠熊家大院这棵大树:

第一郑忱义父母住的房子归父母所有,王菊莲住的房子归王菊莲所有,其它房产均由其妻子和女儿共同继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