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高门女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原是初见

第一百六十八章 原是初见(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清泉吟》,幽泉出深山,甘醴淌无染,不染红尘色,隔世又隐逸。

采茯想着郑绥怕是磨蹭得她答应才肯罢休,遂对着车窗外的长庚道:“把琴给我。”说着,起身走向车厢口,掀起车帘角,从长庚手中接过那把小巧的七弦琴。

只是当郑绥看到采茯摆好放置在她面前的那把七弦琴时,尤其是看到琴尾的焦痕时,心头一惊,不敢置信地伸手摸了摸尾部的焦痕,又伸手抚上琴弦,轻轻扣了一下,发出清脆地声响,纯正而无一丝杂音,果然悦耳音美,音质不凡。

留意以郑绥的异样,采茯忙俯下身,问:“小娘子怎么了,这把琴有什么异样?”

“姐姐,请看这儿。”郑绥指了指琴尾。

采茯认了出来,也是一惊,“这是后汉时蔡中郎所制作的焦尾琴。”世间只此一把,这么一来,那车里的人……

郑绥没有接话,而紧接着,那极好听的嗓音,又重新响起,如同金玉相撞般清脆,“荥阳郑氏,以名德显著于世,是北地经学大家,只是某却久闻,中州四士之一,郑十郎君,二十年前,以一首《清泉吟》,名扬天下,备受士林宠信,某常自恨困于南地,无缘听此一曲,今日,既然得遇郑家娘子,还请小娘子弹上一首,为某一解生平之憾,不知可否?”

最后的话,看着带着商议,却是毫无商议的余地。

郑绥正要应话,采茯一把捂住郑绥的嘴,瞪了她一眼,之后,采茯才伸出一手,轻叩了下窗台,没过多久,长庚便轻跑了过来,采茯微掀起车帘,“你去说一声,就说今儿出门匆忙,小娘子忘记带琴,若是小郎想听,请他明日上午去城中郑家临时的住所,由家中二郎陪着一起听曲。”

待长庚应了一声,离开,采茯放开郑绥,却是叮咛不已,“不许再说话了,小娘子现今大了,要避嫌,纵和外面的小郎说话,也需有兄弟在场才是。”

郑绥瞧着采茯板着个脸,怕采茯真的生气,遂忙不迭地点头应是。

“定是王家的人。”郑绥也同样猜到了,据说,百余年前,前朝南迁后,崇帝过江把这把焦尾琴赐给了劳苦功高的王丞相,阿耶可一直心心念念这把琴,还扬言,自己也要烧制一把。

说来,焦尾琴除音质美,便是以其独特的制法闻于世,故而,这几十年间,阿耶不知糟蹋了多少梧桐木。

至今仍无一把成功。

如今这把琴就在眼前,就她手边,郑绥心头止不住激动,好久,才平息下心绪,才想起,牛车里人,送来这把琴的目的,不由紧紧互握了下手,片刻后松开,又掏出随身侍带的手绢,擦拭了心手的涔出来的汗。

深深地吁了一口气,手才重新抚上琴弦。

只是这一会儿功夫,采茯甚至没来及多说上一句话,便见长庚捧着一把小巧的七弦琴过来,“那位小郎说,他车上有一把拙琴,让小的拿来给小娘子瞧瞧,是否可用?”

明明逼人,又是是否可用。

郑绥心里登时琢磨着,怎么把这样的措词还回去才好,乌黑的眼珠子转动了一下,瞧着采茯,便带着几分祈求,“好姐姐,不如让我试试可好,免得让那些人看低了荥阳郑氏的名头。”

“小娘子不是不爱弹琴。”

“你也知,别的就罢了,这首《清泉吟》可是阿耶所教所指点的,连阿耶都点过一回头。”说起这件事,还算是郑绥的得意之事,当然,她绝不会和人说起,唯一一次阿耶点头,还是因为阿耶刚午歇醒来,正迷糊着,那会子,怕是郑绥说月亮是方的,阿耶也会点头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