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剑吞鸿 > 483章 雪埋雄计,剑葬神兵(三)

483章 雪埋雄计,剑葬神兵(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苻文连日行船片刻未休,到达清津渡后立即马不停蹄与高钊会晤,再回到船上时,已经是疲乏不堪,就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困乏之人,本该倒头既睡,可苻文一双灰眸,却直勾勾地盯着摆在桌案上外方内圆、古朴端庄的玉琮,那是当日誓师祭拜天地所用。苻文触景生情,在榻间辗转反侧,强大的敌人令他心头有如千山压顶,憋闷且焦躁,一种混杂着忧虑的怒气,不自觉地缭绕心头。

也正因为这一纸盟约,才让汉天子刘彦决心灭国高句丽。

“好啦!休要斗嘴,方才本殿下并无埋怨国主之意,仅是对目前双方实力做些了解,也好对症下药。我这手下兄弟平日里杀人放火、快人快语惯了,若有得罪之处,国主圣性宽明,莫要介意啦!”

苻文懒得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计较,微笑淡然解释,算是给了高钊一个台阶。

高钊诚惶诚恐,赶忙拱手,“万乘之国的君主,是为天子,万乘之国的将军,是为天将。天将发怒,小国岂敢心生怨恨。”

高钊是个能屈能伸的国王,今夜,他以极为谦恭的姿态面对苻文一行,足可见其丈夫本色。

呼延无忧反应过来后,立即歪头拱手,对高钊致歉,也不管高钊如何回答,便心不甘情不愿地落座,歪着脑袋不再说话了。

这时候,入席以来始终静处观人事的凌霄开了口,但见这凌霄虎躯一动,起身拱手,“大元帅,两位将军,我王性格守礼谦逊,自不愿在天国面前自夸。我高句丽国三面临海,山泽无物,属贫苦之地。苦日子过惯了,我国百姓自然养成了彪悍尚武的民风,无论妇女老幼,个个悍不畏死,下马能耕、上马能战。殿下若说能战,我高句丽国有五千带甲,不下当年魏武卒,殿下若说可战,我高句丽全国百姓皆可上马一战,足有百万之众!”

赵安南咧了咧嘴,附在苻文耳朵道,“见过吹牛的,没见过凌霄这么能吹牛的!我自觉喜欢吹牛,今儿个遇到高钊,可算是甘拜下风了。”

苻文干笑了一声,心道:此话夸口成分严重,但凌霄能在弱势之时,仍然说出等强壮国威之举,不得不令人佩服。

苻文、赵安南、呼延无忧三人,一个在思考大政方针,两个懒得听凌霄胡诌八咧,渔屋内忽然安静了下来。

苻文笑了一笑,又陷入了沉思:高句丽国仅有兵马五千,并无大用,看来自己期寄高句丽国与自己合兵一处的想法,已然告吹。自己统帅十万虎狼,但根据情报,汉军出动了十五万人马,足足多出了五万颗人头,这让己方胜算大减。算完兵再算将,己方拓跋寔、敖非、邓翼、慕容恪、呼延无忧五人虽然都是才华横溢的俊才,但都是年青一代,实战经验寥寥无几,近乎没有。反观刘淮军中,莫惊春、牟羽乃威名赫赫的沙场宿将,陈步业和李长虹既是剑道高手,又是带兵行家,孙芸、刘贲、桓温、王彪之、程虢都是汉帝国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老中青’梯次搭配的十分得体,可见那汉天子刘彦用人之老辣和攻灭高句丽之决心。

花前月下,苻文灰眸对月,藏满了数不清的无奈。

看来,这一仗,还有点难打呢!

苻文又对高句丽国的国情做了一些了解,讨要了一份高句丽国的地图,便向高钊告辞了。

这场简单会面,算不上皆大欢喜,也算不上不欢而散。

凌霄对秦人的冷漠不予理会,他顿了一顿,又说,“此番大汉兴师问罪,兴的是什么师?问的是什么罪?在座的都是天资聪睿之人,难道还需要我在此向诸位一一道明么?”

苻文心道:好一个祸水东引!

不必多说,兴的自然是讨叛之师,问的,自然是背弃盟约之罪。

而这件事,归根究底与大秦脱不开干系。

秦国的对外方针,主要是南联汉帝国南方的骠越国,西面争取西域北道诸国,东面争取高句丽国。这高句丽国被莫惊春两次破城,早已吓破了胆,对汉人也恨透了心,大秦头狼苻毅抓住契机,以重利许诺,争取到了国王高钊的归附,两国私下签订盟约,永结盟好,共抗汉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