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剑吞鸿 > 309章 群鸿归邸,游子还乡

309章 群鸿归邸,游子还乡(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战一生的平田老兵,坐在自家的夕阳之下,当他们回想年轻岁月,最自豪的乃是此刻最荣光之时刻。

有见到儿子的,自然就有没见到的。

那些没有见到丈夫和儿子的,此刻,正在华兴郡郡守应知的带领下,静静候在望南祠下,老人妇孺们早猜到皇甫录请他们来此是何用意,他们个个凄怆伤悲,周围素绢白缟之下,更透哀凉。

门外,传来细碎马蹄声,声音不大,却震得院内老幼心里咯噔、咯噔、咯噔,一些人承受不住‘马蹄的震颤’,纷纷流下了眼泪。

......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熬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稍顷,北门之外,传来马蹄阵阵,王大力虎背熊腰,精神抖擞,率先入城,身后平田军士整齐划一,昂首挺胸,杀气腾腾,当真威武雄狮,战场上磨砺出来的气势雄姿与两侧郡兵立分高下,引得群情热烈。

骚动之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奋力挤过人群,蹒跚走到王大力马侧,老妇人慈祥的目光,使王大力看后激动不已,就要下马叙话,可那老妇一脸欣慰地拍了拍马背,满脸欣慰地道,“我儿快走,别辱没了我汉家二郎的英姿,娘回去给你做红烧肉,给你做烤羊腿。”

喝酒就是喝酒,连抓个野鸡,都算得上他这个教头的大活儿,这种不咸不淡没滋没味儿的清寡日子,他周抚算是过够了!

郭遗枝和方顗算是一对儿天生的活宝,俩人一个能画、一个能想,一个能说、另一个更能说,再加上苗一鸣这百乐皆通却不精的半吊子选手,三人把望南楼经营得如火如荼,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望南楼的富贵!

相隔一楼的轻音阁许坚夫妇,也只能望楼兴叹,苦笑一声“后生可畏”!

以刘权生为核心,以“曲州三杰”、应知、塞北黎、子归五小为根基的平田一党,在华兴郡的大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

十一月十五,大集,每到大集,这望南楼便无一刻得闲。歌姬们一曲接着一曲唱得犹似群莺绕梁,舞姬们则在台上转得霓裳翩飞,但见娇花朵朵,姹紫嫣红。散坐在各处的酒客们随着楼外日光渐斜而益发有了兴致,杯酒碰撞、笑语连连,此起彼伏欢欢然好不热闹。

“好嘞,娘!”王大力面露骄傲之色,挺直了腰板,目不斜视,继续前行。

光宗耀祖不过如此!

王大力的娘亲眼里藏着满满的爱意,在大伙的一片羡慕之中,转身离去,消失在人群之中。

这一天,是这是经历了血与火、笑与泪的平田军,第一次荣归故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这只军队,产生了一种极为重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叫军魂。

几十年后,跟随刘懿南征北

望南楼中正玉声作伴,客人放歌纵酒,一派蒸腾气氛之中,楼外呼唤喧嚣大作,方顗既惊又喜地回楼大喊:刘平田回来啦!刘平田回来啦!

此话一处,整座望南楼,人去楼空!

待郭遗枝和方顗走上街头时,稻麦街的两侧,早已乌泱泱堵满了凌源老百姓,有人因为自己儿子在平田军中任职,有人想见识见识这位十三岁的五郡平田令的威风,有人图个

热热闹闹凑个人场,有人备好厚礼想着巴结奉承一番以期将来入仕,更多的人,是心怀‘获得土地得以温饱’感激之情的贫苦百姓,大伙相顾而言,言笑晏晏,等待着平田令凯旋归来。

这一天,比过年还要热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