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三百九十一章……中国人自己的

第三百九十一章……中国人自己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只有少数几家媒体,出于不同的念头,悄悄的留下了,央视的靳燕柔就是其中之一。

她屡次采访苏城,对大华实业的了解也很多,加上中韩建交之事,靳燕柔艰辛,就算这次招聘不能做成独立报导,用来做日后的背景资料也不错。

呆到了第二天再看,现场就只有靳燕柔和几个本地媒体了。

然而,今日的现场,和他们预想中的大不一样。

来的工人不少,但符合大华要求的太少。

许多工人都来自沪上的小船厂,本就是碰碰运气的。到跟前一问,大华没有降低应聘要求,许多人直接就走了。

有来的急的,看到大华船业港口区门前贴的具体说明,也只能颓然离开。

搞到中午,大华船业招聘的人数才10多个。

“嗯,要和中韩建交联系起来。”

“是,我询问了几个相熟的媒体记者和编辑,他们对中韩经贸合作都很有兴趣,lng船也问的非常详细……”

苏城听她详细的说了,然后笑笑道:“接下来,大家都低调一些,再怎么说,咱们也是受害者。”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

大华实业,确实是以受害人的方式,推动着lng船项目。

这其实也不奇怪,lng船的要求之高,可以说国内根本就没有多少合乎要求的工人,不管招聘什么人进来,都要重新送到国外去培训。区别只在于培训的时间长短和费用。

以目前的价格来看,不是一流的造船工人,送到外国培训的费用是一流造船工的两倍以上。而法国大西洋船厂培训工人的报价是2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一名工人20年的薪水了。

所以,除了少量的高级技工,大华船业是不会招聘普通工人的。

这不光是多花钱的问题,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让大华船业的进度大大落后,进而影响到整个船业公司的战略和存在。

辛辛苦苦跑过来的媒体没有办法,只好随便报导两句。有说门庭冷落的,有说招聘比例低的,顺便无聊的拍上两张照片,就稀稀拉拉的离开了。

不光是闫学灿,霍昌等高管也都撒了出去,一家接一家的重复拜访各船厂。闫学灿先去探路,合作不成,就换上其他的高管重点突破,乃至于苦苦哀求。各家船厂拒绝的越来越勉强,也越来越不好意思。

与此同时,大华实业还在媒体上发布信息,公开招聘造船工人。只不过,相对于给予船业公司的价码,仅仅超过平均薪水30到50的开价,是不能让那些央企的主力技工动心的。他们不光有国企的身份,在公司内受到的礼遇也很不错,加上多年的关系,大华实业的诱惑力也不免减弱了许多。

因此,当8月3日的招聘日来临,现场虽然来了不少的工人,但有过万吨级货轮建造经验的工人,屈指可数。

现场的媒体失望极了。

之前,大华也曾举行过几次公开的招聘。包括大华船业在内,大华石化和大华燃气公司,都曾因为应聘人数太多,而引来无数的话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