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明如璋 > 明明如璋 第90节

明明如璋 第90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到了第二日午后,太学生们带着一股过来人的自矜,都涌在太学外面的酒楼里,想着看考生们出此门时的众生相。

等候时,不免有人品评起来,又有人提到了那在渭水凭吊的吴郎君。

“可惜了颍州吴厝,他若是不为沈樊祭文,必受博士青睐。”

“只怨他心气过高了,那些话说出来,谁能忍下他!”

夜间楚崧归来之后,不知与二房的都说了些什么,回房时向妻子道:“往后若族中再有人前来,夫人不要顾忌,你若想见的便见,不愿见的便不见。”

顾媗娥应道:“妾观九娘回来时的神色,便知事情不好,今日是妾大意了,夫主,可是有什么妨碍吗?”

“本是那两个书生被同乡吹捧了几句便得意忘形,送了些东西给三哥,哄着他来了,幸而今日夫人你冷着他们,明璋的处理也甚妙,等那两桩婚事解除之后,再有什么,便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夫人不要多想了,以免伤了身子。”

顾媗娥神色惭愧,“幸好九娘□□。”

楚崧也笑了笑,想到傍晚出宫时,天子说到梁王那位被囚在长生观的幕僚,竟是个伪饰面容的妖人,不仅斥责了梁王识人不明,还按下了本该叫梁王接管的京畿巡防兵事,而这,竟也是楚姜的功劳。

门房一脸的为难,“是族里二房的三郎将人带来的,说是七娘与十娘的未婚夫婿还不曾拜见过郎主,他们连同几个同乡好友都十分崇敬郎主,早想拜会了,夫人推辞了几句都不管用,只得招待了。”

楚姜峨眉微蹙,旁支的七娘与十娘许下那两位夫婿,自是不值当楚崧亲自去见,往常的也都是族里自己定下就是,二房的与旁支的关系比楚崧这一支还远,又管这事做什么?

趁着今日来,莫不就是拿捏着顾媗娥不敢得罪族里?

想着她便疾步去往顾媗娥处,心中计较良多。

自周朝设立太学以来,几大世家择挑几个寒门书生进入太学便是约定俗成的事,然而如今时局似迷雾重重,兼之那位吴郎的话,实在令她心中不安。

他眼神里多了分笑意,越发觉得将女儿囿在内宅,实在是天大的耽误。

第110章 夜谈

建始七年二月十五日,太学入学试开考,共计考生八千九百三十人,在为期两日的考试中,以策问试士为主,策试中又以《诗》《书》《易》《礼》《春秋》这儒家五经为要,另有百家之学佐之。

然而书生们如此重视的这场考试在长安百姓眼中却不算什么要紧事,依旧有三五摊贩推着车去太学门口叫卖,待其见到持了兵刃护在门口的御林军,才悻悻推着车离开。

太学虽设在城中,却处在僻静之处,不过有太学生千余人,其外的客舍酒楼书肆也都热闹着,尤其是考试这两日,诸太学生都在客舍里候着,口中议论纷纷,皆是在谈论这场考试。

顾媗娥孕期正苦,二房那位带着几位书生在厅堂之中谈诗论对,虽并不要她待客,却也叫她焦愁,知道楚姜回来了便似见到救星一般。

“九娘,那位三伯说话实在是咄咄逼人,句句拿族里压我,我真是……”

楚姜看她急得要掉了泪,怕她伤了胎气,忙安慰道:“母亲不要动气,您请他们入府,又已经礼待,族里如何也说不了您的错处,倒是三伯,家中郎君不在,他引些男子前来,这才是他的失礼。”

说着便对采采道:“采采,你去送客,请三伯留下,叫他等父亲归来,其余的书生,每人赠一匹绸缎,再即刻去请几个泥瓦匠来,照着那几个书生家乡的风貌建两个亭子,再对外夸几句,向少岚姐姐、秦娘子、我几位表姐妹、还有左氏李氏几位与我说得上话的小娘子发个帖子,便说我在书上瞧中了那几个书生家乡的建物风情,特请了族中两位准姐夫带同乡上门来参谋……”

顾媗娥听她几句话便将事情安排了下来,心中渐渐大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