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明如璋 > 明明如璋 第70节

明明如璋 第70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初识相思未觉苦,她倒觉那些模糊的山壁也有趣,江水湍急,片刻间又过了几重山。

采采看她望得出神,心生好奇,也看过去,却只见一色的江天和远处淡墨泼就的山影。

楚衿正在船上跑得欢,看到临近的大船上楚郁正提着剑巡视,忽地扑在栏杆上,“六哥,六哥,午时我跟姐姐吃拨霞供,你跟三哥可要回来吃吗?”

楚郁所在的正是太子的船,他身侧尚有几个年轻武将在,一听都笑话他道:“六郎要是想回去吃,值守的活也不须担心,哥哥我替你。”

“欸,我也能替,不过等六郎回来也该给我带上一顿才好。”

“不若请其……唔……唔……”他忽然睁大了双眼,手往腹中摸去。

“不必了,此事郎君便不用挂心了。”他捂着虞巽卿的嘴,刀自其腹部横穿,血浸透了那张辟书。

“往后之事,皆不须郎君担心了。”

他将瞪着眼睛的这具尸首横在地上,捡起辟书,又为他阖上了双眼,悠悠叹道:“武昌郡守,哪是你三十万两就能买到的?”

作者有话说:

他一面讽刺想着,一面自怀中掏出一本账册和几封信件,笑道:“殿下必不缺那些俗物,应是缺臣……”他顿了顿,念起那辟书上所写的名字。

“应缺臣温阐这么一个挡得了所有骂名的佞臣。”

赵郎君接过后翻了翻,忽掀起眼皮笑问道:“郎君若是仍余下了什么旁的,武昌可就不好待了。”

虞巽卿回道:“郎君说笑了,这东西一回好用,如何回回都能好使呢?”

赵郎君便将账册与信件都收进了袖中,眼睛弯了弯,手正往腰间去,忽来江风,他顿了顿,“郎君可曾见过方先生?”

①辟召,察举制做官的一种途径,可由中央和地方长官自行任用下属人员,例如汉制规定:上自三公九卿,下至地方州牧、刺史等,都可以自己辟用士人作为僚属,被辟的对象,可以是乡豪、名士,也可以是布衣,小吏。被辟者一般都由长官颁发任用文书,称为辟书或辟命。——解释来自百度

第84章 遇刺

建始六年的腊月二十三,北方来客辞别了金陵。

楚姜站在船头回望,隔着遥阔的江天,新草旧烟俱无踪迹,只是被雾气浇筑的金陵城,稍响着些烟火气。

若记此岁,倒也悠长,得遇神医,病体渐安,又遇方晏,得历情关,她凭舷而立,忽弯了弯唇,侧头往遥远的山壁上看去,心想那村落不知是在哪一处,亦不知他在哪一处。

虞巽卿正看着辟书,闻言一怔,“未曾,只是从殿下信中知晓是先生举荐了我。”

赵郎君“哦”了一声,缓缓点着头,手探上了刀柄。

江风又拍了几下窗户,吹乱了虞巽卿手上的辟书,他往里站了站,听见赵郎君猜疑的声音,“想来方先生应当是江南人士,不然也不会知道郎君大才了。”

他回身疑惑道:“怎么殿下也未曾见过方先生?”

“见是见过,却不知其身世,有些好奇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