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古瓶记 > 第一百章 编年史册

第一百章 编年史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热酒器就在房间里,淮胜把酒壶泡在开水中,感叹道:“我生的时候不好,我出生那年,正是内乱刚刚结束那年。圣祖519年这个年头,现在再回去问村里还活着的老人,谁都不想提。那年我年纪太小,都不记得了,但听人说战后爆发了瘟病,人人没饭吃,地上寸草不生,遍地都是饿殍。我娘就是饿死的,我打出生就一口我娘的奶都没喝着,后来还是被我做生意的舅舅带到了赵州,才过上了有饭吃的日子。”

徐暮秋颔首,就在李仕明转身要走的当口,忽然叫住了他:“那本旧的编年册不要扔,要烧,一页纸都不要留,明白么?

“是,学生明白。”

这日李仕明早早回到听雨斋,淮胜见他今日回来这么早,赶紧给他炒了几个小菜,还热了一壶酒。李仕明坐在窗前,慢慢地吃着菜,他心中有事,因此酒也喝得格外慢。

淮胜在门廊把炉子烧热了,然后端进房间来,放在李仕明的身边,说道:“大人,一会儿就暖和了。”

李仕明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他举起酒杯放到嘴边,忽然像想起了什么,放下酒杯问道:“淮胜,圣祖524年的时候,你在哪里?”

“受密诏诛……,事泄,令逃之。月廿三,夷其三族。”

从字面意思来看,记录的是当年大内奉密诏诛杀某人,却被那人逃脱,但这人的父族、母族还有妻族三族却尽数都被诛杀了。

能够被记载在编年册中,显然那人是一个重要人物,但偏偏名字被抹掉了。编年册中出现这种涂改很是蹊跷,李仕明好奇之下,拿着这一处去问谨言阁大学士徐暮秋。

这位徐大学士是圣祖503年生人,如今已经年过五旬,花白胡子一大把,但眼不花耳不聋,脑子清楚、精神矍铄。

他只瞥了李仕明手中的册子一眼,脸色立时沉了下来:“不是让你参照五年后新编的撰本写,这一版记录不实,不能作为参考”

“524年?”突然被李仕明这么一问,他半天才转过神来,“圣祖524年小的刚四岁,还在老家撒尿和泥,地里面瞎耍呢。”

“你可是出生在东陵?老家在哪里?”

“回大人话,小的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老家是阎州的。”答完话,淮胜有些好奇道,“大人怎么忽然问起这些了?”

李仕明淡淡一笑:“只是想起来随便问问。”

淮胜点点头,伸手捂了捂酒壶:“有点凉了,我拿去再热热。”

李仕明一时费解:“五年后?先生是指哪一年之后?”

徐暮秋“唉”了声:“就是圣祖524年先王下旨,叫重新编写的那一版之前跟你说的难道你都忘了?这半个月来你做的那些笔记若是掺杂了旧书的内容,那就都得重新写,不能做数了”

李仕明忙道:“学生是参照新编撰本写的,请您放心。可是学生不明白的是,既然编年册重新编过,为何还留了一本旧的?”

“当年谨言阁就因为这编年册出过事,换走了一大批院士,想是当时落了本旧的下来,你既然看见了,就赶紧扔了吧。”不等李仕明接话,徐暮秋又道,“另外还有一事,我本来要去找你,正好你来了。再过两日就是阅兵大典,陛下要把这次阅兵的盛况编录到全库中,以传后人。我到时会跟太史令魏大人去校场实记,你一起去,也跟着学学。”

李仕明并未听说阅兵之事,乍听之下有些意外,但随即道:“学生知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