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32章 定三关

五代十国往事 第832章 定三关(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把近翻译成远,也不会对主体意思产生太大的偏差。无所谓。

对群臣的意思,也几乎没有异议,就是逼柴荣立储。最关键、也是争议最多的地方在于柴荣对张永德的一番话:

群臣纷纷找到张永德,说天下未定,根本空虚,四方诸侯惟幸京师有变,澶州离京师只有一步之遥,为何不速回京师?一旦陛下有个三长两短,江山社稷岂不毁于一旦?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要求柴荣立刻指定皇位继承人。

张永德头脑简单,认为群臣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将这番话转告柴荣。

病榻上的柴荣一脸憔悴,闻言大惊,立刻反问张永德,“是谁让你说的这番话?”

张永德意识到情况不妙,只好如实回答,说现在外面的人都这么说。

5月5日,柴荣升瓦桥关为雄州,将涿州的容城县、归义县划拨给雄州。瓦桥关是中原与幽州之间的战略要地,此前朱温讨伐幽州刘仁恭的时候,瓦桥关就是明星关隘,柴荣赋予了它一个新名字,雄州,而今天,它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雄安。

升益津关为霸州,划割文安、大城二县隶之。调发棣州、滨州数千民夫,新建霸州城,命大将韩通监督工程进展。

命韩令坤为霸州总司令,陈思让为雄州总司令,各率部驻守。

雄州、霸州,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柴荣北征之心并未泯灭。收复幽云十六州,仍是柴荣的战略目标之一。

面对后周的突然袭击,契丹派大将萧思温挂帅防御,辽穆宗耶律璟也亲自到幽州坐镇,另外还派千里快马,驰奔河东太原府,命令北汉刘承钧出兵后周的背后,借以牵制。

柴荣长叹一声,低头不语,脸上挂着难以名状的忧愁,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道:“我就知道你是被人利用了,别人看不透,你还看不透吗?笨的一批!”

当天,柴荣就下令返回京师。

关于这段对话,有很多种解释。

首先来看群臣们的原话,“……今澶、汴相去甚迩……”很多资料把“迩”翻译为“远”,然后把这段话翻译成澶州与汴州相距甚远,一旦汴州有变,如何如何。这是低级错误,迩的意思是近。

澶州与汴州本来就是一水之隔,很近;且看后文的原文,“……顾旦夕之劳而迟回于此……”也说明了两地之间不过是一天的路程。

提起萧思温,大家也许会比较陌生,但是要提起他的女儿,则可谓是妇孺皆知,她就是评书演义中那个着名的“萧太后”——萧燕燕,那个把大辽国带入鼎盛时期、让中原人吃尽苦头的契丹女强人,《杨家将》、《大辽太后》、《四郎探母》等作品中的“萧太后”。

听说后周退兵后,契丹人这才长舒一口气。

大将李重进奉命教训北汉,兵出土门关,斩首两千余;潞州西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攻克辽州,生擒刺史张丕;晋州建雄军节度使杨廷璋(郭威的大舅哥)率兵攻入北汉境内,招降城堡据点一十三所……

北汉被契丹爸爸坑苦了。

柴荣退到澶州的时候,病情加重,大驾止于澶州,所有近臣都不得觐见,于是人情惶恐不安,各种揣测和流言蜚语盛行。当时只有一人能接近柴荣,此人便是柴荣的妹夫,时任澶州节度使的张永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