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371章 高季昌之死

五代十国往事 第371章 高季昌之死(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久之后,荆南地区的军政一把手就成了高季昌,久仰贯休和尚的大名,厚加礼遇,将他安置在龙兴寺。

有人前来拜谒贯休和尚,聊天中提到荆南地区整治黑暗,感慨百姓水深火热。贯休和尚于是又作《酷吏辞》,批判高季昌当局。

高季昌非常不高兴,于是也开始疏远他。虽然疏远贯休,但“不甚罪焉”。

贯休继续向西,来到了蜀地。当时蜀地的一把手是王建。贯休献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贯休也因此得到了“得得和尚”的外号。

王建大喜,赐其“禅月大师”称号,为他修建龙华道场。在蜀地日子里,贯休多次献诗拍马,曾在王建过生日时献上“尧铭舜颂”两章。

历史上对高季昌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说他虽然是一介武夫,却能礼贤下士,善待知识分子。

当时有个著名贯休和尚,早年在两浙活动,曾作诗《献钱尚父》献给钱镠,其中一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广为传诵。

钱镠很高兴,但要他把诗句中的“十四州”改成“四十州”。贯休和尚断然拒绝,于是遭受冷落。

“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孤鹤,何不可飞?”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贯休和尚于是往西云游,进入到荆南地面。

当时荆南的军政一把手还是成汭,恰逢成汭过生日,诸位幕僚与贯休等社会名流纷纷献诗恭维。成汭也是个不认识几个字的大老粗,但他仍要附庸风雅,借着过生日搞个赛诗会,得到了一百多首马屁诗,他只顾着高兴,却根本不懂诗的意思,于是就委托头号谋士郑准当评委。

贯休最终圆寂于蜀地。

我不否认贯休和尚在中国诗词、书画史上取得的骄人成就。但某度等权威资料说他有不畏权势的傲骨,并拿他拒绝为钱镠改诗为证,这……我就不敢苟同了,纵观其云游天下的历史,虽然敢于忤怒执政者,但他几乎都是溜须拍马在先,遭到冷遇之后才硬气一把。

就拿拒绝为钱镠改诗这次来说,他拒绝修改的那首诗,不也是恭维钱镠的吗?

如果把前恭后倨的贯休包装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站着把钱挣了的硬汉,那么“不甚罪焉”的高季昌当然就是礼贤下士的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据记载,贯休的诗技压群雄,应得第一。但郑准暗箱操作,让自己的诗排名第一,贯休和尚的诗排第二。

贯休和尚为此非常愤怒,放出狠话,说就凭你们这种垃圾综艺节目,政权早晚要完蛋!

不多久之后,成汭虚心地向贯休和尚请教问题,贯休还为上次遭黑幕而愤愤不平,于是赌气撂挑子,说道:“想请教问题啊?那你得高筑法台,登坛而授,岂能草率?”

成汭勃然大怒,“老子给你脸了是不?”于是把他哄走。

贯休遂作《病鹤诗》云:“见说气清邪不入,不知尔病自何来。”这就是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的人骂街,翻译过来就是“你他妈有病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