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240章 朱温遇弑

五代十国往事 第240章 朱温遇弑(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彗星刚刚离去,紧接着“荧惑犯心”。荧惑,即火星,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火星都代表着战争、死亡,不吉利,特别是“荧惑守心”或“荧惑犯心”的自然现象,通常被视作是天子驾崩的征兆。

有关部门奏报,说陛下必须下罪己诏,以答天谴。

自朱温患病以来,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禁屠宰、赈济穷人、请和尚做法等等,以此祈福祈平安。

乾化元年911十月,朱温幸白龙潭,赏鱼。渔民捕获了一条大鱼渔人获巨鱼以献,朱温下令放生。当时,扈从官员都争相拍马屁,称赞朱温有好生之德、恻隐之心。当天,群臣上奏,将白龙潭改名为“万岁潭”。

大赦、禁屠宰、放生、下罪己诏……都是朱温的心理安慰而已。这几年,他的病情虽偶有缓和,但整体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趋势。

又过一个月闰5月,“帝疾增甚”,此时的朱温已经开始交代后事了。

朱温躺在病榻之上,流泪哭泣,对左右近侍说出了肺腑之言,“太原李克用余孽,志向不小,而上天却要夺走我的寿命,我的这帮儿子哪里是李存勖的对手啊!恐怕,我将死无葬身之地啊!”痛哭昏厥,许久方苏绝而复苏。

除了军事上的节节败退,后梁在政治上也是摇摇欲坠,境内叛乱频发,四处失火。我们不必一一列举,只需强调一个荆南高季昌。

这孙子眼看朱温命不久矣,于是起了割据称雄之心,以抵御贼寇为名,扩建城池。日后,高季昌果真以荆南为基础,建立“南平国”,成为“十国”之一。

军事、政治上的风波加速了朱温的病情恶化。在那个迷信天人感应的年代,上天也不止一次地摧残着朱温的精神世界。

力疾北巡

历史给了朱温一个机会,无奈朱温的身体却不争气。朱温硬拖着病躯,“力疾北巡”,却两次无功而返。

朱温的病情由来已久,早在开平三年9097月,朱温就身患重病,“寝疾”,从此就没再痊愈过。

8月,病情稍稍转好,“上级小瘳”

开平四年91011月,再稍稍转好,“上疾小愈”

开平三年909,正月,朱温抵达洛阳,祭祀了皇家祖庙,祈求祖宗神灵庇护,又“有事于南郊”,祭祀天神。

几天后,2月1日,日食。朱温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就是在这一年7月,朱温开始“寝疾”。

而开平五年911的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再次发生日食。朱温的心里更不是滋味,在这一年的7月,朱温“不豫”。

乾化二年9125月,就在朱温“疾甚”、“疾增甚”的时候,又出现了彗星。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让你的泪落在我肩膀。

可半年后9115月,又记载说朱温的病情长久不能痊愈,“上以久疾”

短短两个月后,太祖本纪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字眼“帝不豫”。如果仅从字面上,似乎没那么可怕,直译为“皇上身体欠安”,但熟读史书的人,应该了解“不豫”的真正含义,帝王本纪中如果出现“不豫”,就基本可以视作是医治无效的前奏。

例如唐懿宗,6月不豫,7月驾崩,享年41岁唐僖宗,2月不豫,3月驾崩,享年27岁。

乾化二年9124月,当朱温从河朔地区南返途中,在黎阳就“以疾淹留”,病得无法赶路,必须停驻

次月5月抵达洛阳后,朱温“疾甚”,更加严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