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171章 岐汴争锋

五代十国往事 第171章 岐汴争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听说朱温大军徐徐东撤,崔胤坐不住了,急忙亲自赶往三原,劝他不要功亏一篑,不要沽名钓誉,向西、向西、再向西,干就完了。

崔胤反复陈说利害,告诉朱温必须夺回天子,一旦遵从阉诏返镇,那么李茂贞、韩全诲再下一诏,让你死,你还真去死吗?既然你那时会抗诏,那就不如现在就抗诏。天子在手,天下我有。

有崔胤挡枪垫背,朱温还有何顾虑?当即派侄子朱友宁继续向西,攻击长安以西的重要据点盩厔。这里是长安通往凤翔的中转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朱友宁攻打了近十天,没有效果。朱温大怒,亲往前线督战,盩厔望风而降。朱温下令:屠城!

随后,朱温命令崔胤率领文武百官及长安全体居民,迁居华州。

李茂贞理屈词穷,忙与韩全诲商议对策。

韩全诲等人继续伪造诏书,用昭宗的语气先痛骂崔胤“漏卮难满,器小易盈,曾无报国之心,但作危邦之计”,“四方是非,系彼指呼之际”,并说曾五次派人到长安催促他来凤翔报到,但他“坚卧不来”,拒不奉诏

并且再次强调是皇宫发生大火,然后乱兵闹事兵缠辇毂,火照宫闱,烟尘涨天,干戈匝野,所以朕才不得不来凤翔避难致朕奔迫,及于岐阳,结果呢?朕还没等喘匀了气,你小子就带兵逼来,在外面杀人放火的翠辇未安,铁骑旋至,围逼行在,焚烧屋庐,谁来担责咎将谁执?

然后再次强调朱温所谓的“密诏”全是崔胤伪造,严厉斥责崔胤的不法行为,并宣布罢了他的宰相。

诏书如雪片般飞来,一而再、再而三,骂崔胤矫诏,斥朱温被谣言蛊惑,命朱温率兵返镇。

宦官韩全诲与李茂贞继续以昭宗的名义发布诏书,痛斥朱温称兵犯阙、意图不臣,号召天下藩镇起兵勤王,讨伐逆贼朱温。

“天下藩镇”有能力勤王的,只有西川王建、淮南杨行密、河东李克用。这三位大佬欣然奉诏。打击朱温,人人有责,关键是人人都有利可图。

朱温将要面临一次重要的考验,也将迎来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折。

五代十国往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明知这是宦官韩全诲矫诏,却也无可奈何。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朱温稍稍退去,转攻东北面的邠州。

邠州静难节度使李继徽李茂贞养子,坚守三天,开城投降。

朱温把李继徽的妻子作为人质,送往河中府,仍令李继徽留镇邠州,并恢复了李继徽的本名杨崇本。惯例,后文仍叫他李继徽。仅仅三天,关西集团的第二把交椅邠州静难军就被朱温收入囊中。

拿下邠州静难军之后,朱温继续向东撤退,驻军三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