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

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我却觉得,太上皇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说着话,朱仪抬起头,面对诸人问道。

“诸位,太上皇和当今天子乃是嫡亲兄弟,所以,要论对天子的了解,太上皇必然更甚于我等。”

“既然如此,太上皇应该知道,一道中旨,根本不能奈何的了天子,而且,就天子自太上皇归来之后的表现来看,他也不会亲自到南宫去,按照礼法定省晨昏。”

“既然明知道做不到,那么太上皇又为何要下这道诏书呢?而且,不是用的口谕,而是写在了纸面上,命阮公公亲自去乾清宫宣旨,太上皇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根本瞒不住消息,只消一夜之间,便会闹得满朝皆知吗?”

而且,召大臣进宫就算了,薛桓被拦在宫外,太上皇竟然还大发雷霆,转而开始针对天子。

如今乾清宫里这位,又岂是好相与的,这不,一道诏书,打发了东宫太子过去代天子晨昏定省,面子里子都有了,还给太上皇气的不轻。

虽然知道不该这么说,但是,几乎在场的所有人,在得知消息的时候,都忍不住腹诽,太上皇这也太冲动了……

眼瞧着没人说话,朱仪沉吟片刻,开口道。

“诸位,照我看来,薛驸马之事,恐怕只是表象,太上皇突然有此举动,只怕另有深意。”

在没有正式的传位诏书的情况下,可以说,登基诏书上的皇太后宝印,就是天子最有效的法理来源。

尽管如今,太上皇回京之后,已经再次昭告天下了正式的禅位诏书。

但是,圣母皇太后在当时的危急时刻稳定政局,扶立新君的功劳,是无法抹杀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孙太后肯开口,那么,她在朝局上的影响力并不会小,至少,当聚焦点落在某件具体的朝务上的时候,只要她肯插手,那么天子和朝臣,都会给这个面子。

而薛桓作为常德长公主的驸马,虽然他不能进出南宫,但是他是完全有能力,可以随时进宫见到孙太后的。

这话倒是让人有些意外,于是,一旁的朱鉴问道。

“看来,小公爷略有所得?”

朱仪点了点头,眉头微皱,口气中也带着几分不确定,道。

“此处没有外人,我就直说了,虽然擅自揣测天心,非臣子当为之事,但是,如今我等不能面见太上皇,也只能姑且猜测。”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到,我便不多赘述,从表面上看,太上皇似乎因薛桓一事而被激怒,所以赌气朝乾清宫发难。”

这种作用在平时不会凸显出来,但是一旦遇到什么紧急情况,就变得至关重要。

可如今,薛桓被打发到了南京去,这条路子就算是断了。

这么短短的时间内,任礼被押入诏狱,薛桓被发配出京,先是朝中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手,紧接着又跟宫里断了联系,焦敬等人感到焦虑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张輗的话音落下,在场众人纷纷皱起了眉头,不得不说,太上皇的这一招,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是说好了,低调行事吗?这怎么突然之间,就光明正大的下诏,要召大臣进宫了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