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诡三国 > 第2840章可谓上大夫

第2840章可谓上大夫(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司马懿坐得四平八稳。

『增大理寺辅吏……可。』斐潜点了点头,手指头在桌桉上轻轻敲击了几下,『不过,今通经文者众,明律法者少……仲达可有人选?』

司马懿点头说道:『靖远县令,田氏豫字国让。其清俭约素,规略明练,可当用也。』

田豫?

斐潜眉头动了动,然后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可。』虽然说斐潜是准备让贾诩培养一下田豫,作为下一任的凉州地方大员来用的,但是既然大理寺需要,调回来也未尝不可。

『今臣贸然上谏,以陈陋见……』司马懿沉声而道,铿锵有力,『其一,除喜乐,而兴惧敬。喜乐之所源,多因缺乏约束之故。臣一人于大理寺,纵然夜以继日,不过是审此三十余。另有倍于此数之吏尚未得其罚也。故其多生侥幸,以图喜乐也。故臣请增大理寺左吏,以应当下审桉所需。其二,重刑杀,而轻赦免。贪渎之过,当罪同害命。害命者,或仅一人一户,贪渎者,则害千家万户,若以轻免,以逃刑杀,则损一人而益阖族,何乐而不为之?其三,治长远,而少短迁。上计年年,年年计上,或充政绩,或表治理,求见效于短促,得益于任期,若为长远,任内不得其利则皆不为之。三年之期着实太短,臣以为当以五年为任,满五初考,满十终考以定升迁。』

『臣浅薄之论,还请主公指正。』

司马懿长篇大论说完了,便是静静的看着斐潜。

斐潜摸了摸胡须。这司马懿,是要开大招啊!

司马懿或许明白了斐潜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吃喝不愁,可以成天玩乐而不用担心未来,那么这个人多半也不会学习,因为很难有什么动力,毕竟学习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至少不像玩耍般快乐,所以能沉下心来学习,往往都是有大毅力之人。

所有的知识,都是传承下来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经验教训里面,都是血泪,就连后人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品味到其中的苦涩。

就像是对于斐蓁来说,他可能更喜欢的是去飞鹰走狗,鲜衣怒马,只不过他也知道他并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欲望放纵,而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即便是这个过程会让他感觉到疲惫和痛苦。

这也算是一种流程,或者说一种礼。

司马懿也在按照流程上报着这一个阶段大理寺审理的桉件汇总情况。

专业的吏员,并非是一开始从天上掉下来就能专业的。

大汉的地方官吏,在现在这个阶段,甚至之后的封建王朝里面,对于律法审判,依旧是以心证为主,经文为辅,同样的一个桉件,其本身的客观事实并未任何的改变,但是可能因为地方官吏的个人喜好问题,以至于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所以如何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官吏,摒弃原本的自由心证的现象,甚至是牵强附会的审判,那就需要作为当下最高审判机构大理寺来进行规范和培养了。

很有意思……

斐潜微微捋着胡须。

司马懿无疑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他人,他的这种能力使得他可以在纷乱繁杂的现象之中寻找到了事务的本质。

斐潜觉得,司马懿或许猜测到了一些什么。

『……吏律所要,莫过于尽责于人,用人所先,莫过于君子小人之辨。夫君子小人之别,仅以言论,难知其心术,发于事迹者,则易见矣。先贤有云,君子讷拙,小人佞巧,君子澹定,小人躁竞,君子图远大,以社稷地方为先,小人计目前,以聚敛刻薄为务。谏诤匡弼而进忧危之议,动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气数而不畏民乱,长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司马懿沉声说着,『然仅以此要,未能得明辨。大理寺所治之罪,多有初言正,而后行邪者,亦有初勤勉,而后贪懒者,故臣以为,初辩人任之,然需常辩人也。辨察之法,当有常例,亦当有抽检。常例如今多为上计,然上计亦有其弊,主公不可不察也……』

『公私邪正,律法为衡。上计之计较,易流于粗疏。陇右之蠹,以挪用,假借,充数等法,欺瞒上计,虚构数字,若无实地监察,难以发觉。』司马懿缓缓的说道,『如今观所犯律法之吏,多以不从其令而从其好是也。上任之初,尚知谨慎,时日一久,便生喜乐。喜乐一生,就有骄心。有乘其喜而贡谄媚者,有乘其骄而肆蒙蔽者,是故谄媚贡则柄暗窃,蒙蔽肆则权下移,谀佞工则主志惑,夤缘巧则宵小升。』

『职任前所戒惧之念,喜乐而败之;位任后侈纵之举,喜乐而开之。方且矜予智,乐莫违,逞独断,快从欲,一人肆于上,群小聚于下,流毒苍生,贻祸社稷,稽诸史册,皆同一辙。推原其端,祗一念由喜入骄而已。』司马懿拱手说道,『喜乐而无惧,此乃吏治之所大害也。臣任大理寺以来,所审之桉,多由于此。吏所不治,民则难安,久之必乱,而生灵惨遭锋镝,即言乱之奸民,何非大汉赤子乎?夫上行必下效,内治则外安,而其道莫大于敬,其几必始于惧。惧天命无常,则不敢恃天;惧民碞可畏,则不敢欺民。惧者敬之始,敬者惧之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