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安风 > 第五章 再遇

第五章 再遇(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如何试他?”李林甫接着问道。

杨慎矜抚须沉吟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法子,靠了过去小声道:“寿王新调左武卫大将军,明日必往军中点卯,相爷不妨......”

杨慎矜一边在李林甫耳边说着,李林甫一边点着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相府占地百亩,面积宽广,旧时曾为已故开国名臣李靖的府邸,后来几经转手便到了李林甫的手中。

相府的正堂之后有一处偃月堂,制度弯曲,土木华丽,有却月之形故而得名。李林甫每每思及朝中难事,便喜欢在偃月堂中静思抑或与心腹商讨。

李瑁昨日在朱雀门下与李亨针锋相对的表现已经传到了李林甫的耳中,李林甫顿时觉得昨日还朝的李瑁和自己心中所知的李瑁大为不同,似乎改变了许多,简直不似一人。

今日朝会后,李林甫便唤来了自己的心腹,御史中丞,太府出纳使杨慎矜询问此事。

杨慎矜是前朝皇帝杨广玄孙,弘农郡公杨崇礼之子,一向聪敏过人,极具才干。

千金散名声极大,乃是江湖中奉为圣品的良药,公孙大娘自然是听过的,公孙大娘见李瑁竟将这般难得的良药赠与自己,忙推辞道:“这实在是太贵重了,奴家不敢生受。”

“良药只有医人方显贵重,若是将它束之高阁,又与草木何意?更何况公孙大家长于剑舞,总不能叫公孙大家手背留疤,美玉蒙瑕吧。”李瑁将千金散硬塞进了公孙大娘的手中。

“既然如此,奴家便谢过殿下赏赐了。裴将军的剑册所述虽然全面,但却不够通俗,殿下未必能看的通透,殿下若有不动之处大可拿来询问奴家,奴家一定细细为殿下讲解。”公孙大娘似是投桃报李,主动答应了要教李瑁剑法。

“如此便有劳了。”李瑁拱手道谢,便先行离去了。

梨园的小径上,公孙大娘看着李瑁渐渐远去的俊逸身影,眼中浮现出了几许无奈与内疚。

杨慎矜自幼家学渊源,其父杨崇礼官拜太府卿,户部尚书,执掌太府收支,公正清廉,在任二十年为太府累财亿万,乃是天下公认的能臣。而杨慎矜又颇有乃父之风,于理财一途极具造诣,才干颇深,和同为李林甫心腹的“伏猎”侍郎萧炅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李林甫遇事也喜欢询问他的意见。

“慎矜啊,对于寿王这个人你怎么看?”李林甫端着茶碗轻轻啜了一口,沉声问道。

杨慎矜恭恭敬敬地立于堂中,凝眉想了想,回道:“近日寿王的表现似与以往不同,比起从前要英果上许多,相爷不能以以往之法待之。”

“不错,你说的有理,那你觉得本相该如何处理呢?”杨慎矜的话深的李林甫的心思,李林甫点了点头,问道。

杨慎矜回道:“相爷想要知道怎么处理寿王,首先要清楚寿王对相爷的态度,相爷不妨先试一试寿王。”

无论是李瑁、崔琳还是太子,他们身份尊贵,都有成为下棋人的资格,而她却卑微非常,终其一生注定了当一颗棋子地命运。

说为名彻大唐的乐舞大家,其实只是一个空浮的名头,只是达官贵人给予她的虚荣,其实,内里的她只是一个没入乐籍的女子,为崔家献身二十余载,仍旧只是一个连自由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怜人。

“殿下,你确是一个好人,我本无心欺你,也不愿利用你的信任,但形势所逼,我命如风中柳絮,何曾有半分选择的余地。”公孙大娘看着李瑁的身影,幽幽地叹了口气。

——————

皇城东南角,平康坊,大唐权臣、右相李林甫的府邸便坐落于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