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美洲日不落 > 第290章 汉俄:置地条约与高加索

第290章 汉俄:置地条约与高加索(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毕竟,大家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考科举的。

亚美尼亚,奥斯曼高加索下的一个地区,或者说,就是全部,毕竟在失去格鲁吉亚乃至阿塞拜疆之后,整个高加索留给奥斯曼的地方实际也已经不多了。

“治理这种地方,基本就靠两样东西,弯刀和蜜糖,你和他们说仁义,他们不会听,甚至还会觉得伱傻,至于国内某些报纸说的山区民风淳朴,反正我是没见过拿土枪抢劫军资的民风淳朴!!”

(刚来的时候,某个部落抢夺过路军车,杀了几名辎重兵,后来杀了一波,才止住)

“总而言之,这个鬼地方,打仗不好打,到处都是弯弯绕,很容易迷路,打起来也麻烦,敌军只要往山头一钻,就不好找了。”

“若是想在这里站稳脚跟,必须和当地部族打好交道,毕竟,这帮本地人,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这是司徒君庭写给内阁的电文。

俄奥两军实际都有打出什么成果,无非就是你拿了多少山口,我丢了几处“山堡”。

但这对于双方总共十五万大军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以说,战争从未真正的打过。

而双方之所以不打的原因,除了高加索糟糕的山区地形限制,还是因为战场局势。

在山地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其成本可比平原地区高多了。

而且平时那些大炮基本也很难用到位,在这里,小口径火炮,才是真正的王者。

全篇用了大量白话,本来按照汉国文官的惯例,这种白话,基本没有人写,但谁让刘鹏最近“心血来潮”搞什么白话风,提倡说白话。

只不过这玩意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目前的汉国又不是后世的神州,不会生出文言文不如白话,甚至废除汉字的想法。

相反,此时的汉国可是最维护汉家文化的国家,从正式官文以及奏折中就可以看出,主要还是文言文,毕竟要是用白话,那帮文官,确实丢不起这人。

(此时的白话文,在汉国多是报纸,乃至文学作品上,正式的,有文化的,普遍还是用文言文)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武官,毕竟对于武官来说,说白话比“文绉绉”的文言文更好。

甚至在某些地形“奇怪”的山坳,手榴弹才是王者。

往往一个从山头扔下去手榴弹,可以扔到路中央。

这种奇葩的道路,也只有在阿富汗才有,但在这里,你都可以看到。

高加索这片地区,用高加索司令司徒君庭的话说就是:

“一个由高山组合出来的地区,面积广大,民族众多,民风彪悍,基本上就是一个山头土匪聚集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