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美洲日不落 > 第261章 军改和抽梯子

第261章 军改和抽梯子(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剩下一半也留不住,按照汉国军队的一月小演,三月中演,半年大演的演习流程,每年光是演习军费就超过五百万,如果再算上维修,弹药补充,新武器采购,实际基本上年年花光,一分钱也留不住,甚至有时候遇到那种大规模的队伍年份,还得预支军事特别行动款。【每年会有千万级别的预留款项,主要用于突发的军事行动以及类似这种紧急时刻,一般情况是不允许动用的。】

用现任陆军部长的陶望的话讲就是:

“军事难,若想改,可问财,财何方,今安在,财不在,军不振,国可安,国不安,胡进犯——”

一段词,道尽了军队的重要性,更加说明了军队的情况,没有钱,怕是连现在的实力都保不住。

——

事实上,在汉国养军的成本,或者说养兵的成本,没有外面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首先按照陆军搞出来的自力更生计划,开垦军田供应自身,甚至还自己养猪放羊,节约了大量的伙食军费。

再加上汉国招兵,基本就是几个标准,第一就是青年人,得高于二十五岁的,除军校生外,一概不录取,第二就是农家子弟优先,之所以是这个原因,是因为在汉国当兵可以减免部分田税。

这条待遇,对于城市居民没什么好处,但是对于那些靠土地吃饭的农户来说,就是有极高收益的事情,如此就导致农家子弟的参军热情远比城市子弟要高。

但是有得就有失,汉国的士兵待遇分为三等,第一等是久制之兵,其实就是老兵,主要就是那些军士和军士长,这些人待遇高,是真正的中流砥柱,军中基石。【参考一战后的德意志老兵】

第二等就是中军,其实就是来了几年,但不算老的士兵,这批士兵在汉国人数最多,可能在资历上比不上那些久制之兵,但枪法精准,且对上级的命令能够精准执行,是汉军的大多数。。这批人的收入要和一般工人差不多,而且退伍之后,还有退伍金,每年光发退伍金,就高达三百万,如此可见一般。

第261章军改和抽梯子

陆军部大楼-——

相比于一般的官楼,陆军的大楼看起来更加庄严,也更加的防御严密,这从门外站岗的警卫就可以看出,清一色的一米八几的大高个。

固然有搞门面形象的嫌疑,但是从远处看,再配合那棱角分明的八卦大楼,确实充满了威严的感觉,让人不寒而栗。

【陆军的大楼是按照太极八卦的方式设计,故也被民间戏称为八卦大楼,玄学楼。】

而再往下其实就是新军,这批人说穿了其实就是新来的,一般以三年为标准,三年以上为中军,三年下则新军,三年以上,六年以上为以上为经制之军,中间的则是中军。【收录于后世汉国军事博物馆军制录】

而新军收入最低,相比于目前市场的九块华元平均薪酬,他们只能拿五块,从金钱角度看,绝对是亏本的。

但如果从税收,以及其他荣誉晋升方面看,他们又都是受益的,这从哪怕军饷再低,乡间参军之人依旧不减,就可以看出。

虽然有清流议论待遇太低,但陆军依旧我行我素。毕竟人数骗不了人,军队规模骗不了人。

而如果算上军官的军饷,汉国陆军的全年军饷,肯定是要超过千万的,如从,每年的经费刚刚到手,实际加上退伍金军饷,已经花了一半了。

而之所以会设计出这么一栋大楼,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前任陆军部长李昭武,此人在离任之前,选定了该项设计方案,哪怕是现任陆军部长陶望想改,但是碍于老上司的情面,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也就是目前这栋极具特色的八卦大楼!!

而今天,也就是六月九号,距离前阵子财政预算会议,已经过去了两天,在前段时间内,军队除了已经分到的军费,一共拿到了四千华元的军军费,其中光是陆军一家就分到了两千七百万,海军只拿到一千三百万。

这样的分配规则也符合一直以来的陆军优先标准,毕竟汉国和美国漫长的陆地边界,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而陆军拿到如此军费后,按道理来说,也应该开心一下,但从大楼内所有人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很不满意,相当不满意。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陆军的摊子铺的实在太大了,除了养那七万正规军,还要去养地方上的民兵,每年还要挤出资金,用于军事武器采购,哪怕很多武器只是作为库存,但是按照传统,多多少少还是要采购的,这也就导致了入不敷出的情况。【后来根据调整,又增加了一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