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安风 > 第一章 北上之议

第一章 北上之议(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此去长安三月,吉凶未卜,任谁都不会愿意将自己的子女借与李瑁,冒这个风险。

不过高适却开口道:“下官三子晚于寿国公一月出生,两人年龄相若,殿下可带下官三子前往。”

顿了顿,李瑁接着道:“如今的长安局势不明,本王此去便是数月,也难测前路,本王此次会同长源同去,本王走后,除了长源拿着本王的金印亲自前来,否则就算是圣旨亲下,也不得随意调动一兵一卒。”

严锁剑门关虽然敏感,但是还在李瑁的职权之内,可现在李瑁下的这个命令,那就无异于是犯上作『乱』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众之滨莫非王臣,李瑁竟然直接让马和崔乾佑藐视圣旨,只能听命于他,这若是叫御史台的人知道,恐怕就是再厚的奏折也不够他们弹劾李瑁的。

李瑁的话虽有明显的不敬之意,但马和崔乾佑却毫不犹豫地回道:“谨遵殿下之命,若无殿下之意,纵然是圣旨亲临,也绝难调动剑南和南诏一兵一卒。”

听着李瑁在和马、崔乾佑交代事情,高适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道:“高适也正有一事想说于殿下,还望殿下参详。”

有了这个密信,安禄山终于明白了过来,原来李隆基并非自己怀疑他,而是受了旁人的挑拨。

--------

招各镇节度使入京围猎,受到波及的不只是安禄山,还有如今身在剑南的李瑁。

春猎虽在来年春日,但按大唐规制,每年末各镇节度使除有紧急战事外,均需进京述职,所以说,李瑁此次入京至少要在长安带上三个多月。

三个多月过地虽快,但对李瑁来说还是太久了,谁知道未来的三个多月内会发生什么。

李瑁点头道:“达夫尽管讲来。”

高适道:“殿下此去长安恐怕朝中多有宵小觊觎,下官以为殿下可留寿国公在剑南,以策万全。”

高适的话也是老成之言,但李瑁想了想却摇头道:“本王奉旨还京,父皇必令本王携子同往,本王恐怕不宜抗命,留下仪儿在此啊。”

高适道:“寿国公生于剑南,又养在内院,普天之下见过寿国公的人极少,殿下大可携一与寿国公同岁的幼子前往长安,必可掩人耳目。”

李瑁皱眉道:“想要说服人家父母将亲自身陷险地恐怕不易吧。”

李隆基此次看似是为了考察安禄山,实际上何尝不是在敲打其他人?此时的长安对李瑁来说无异于是龙潭虎『穴』。

成都城,芙蓉别苑李瑁专门命人修建的密室中,李瑁正和李泌、高适、崔乾佑还有专程从南诏赶来的马议事。

“此次本王返京祸福难料,剑南和南诏的防备绝不能有半点松懈。只要本王一出剑南,你们立刻派兵严控剑门关,不得放任何大批人马进出。”李瑁坐在案前,看着剑南节度留后崔乾佑吩咐道。

杨国忠今日能这样对付安禄山,讲来讲就可能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李瑁,对于杨国忠这种小人,李瑁还是不得不防的。

“诺!”崔乾佑知道李瑁的用意,一口应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